点击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

▋视域

今年正值国际敦煌项目(IDP)成立三十周年。IDP的成立揭开了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创建工作的序幕。今后的道路如何开拓,是海内外敦煌学专家关注的事,也是平台建设者关心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 :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建设:朝“合”字方向下功夫》

作者 |兰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韩春平

图片 |网络

敦煌文献数字化工作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早期成果只有少量单机版文献图像或文字信息。直到1994年,融合图文异构数据、支持网上共享的文献数字平台建设工作才正式启动。数字平台建设的起步,标志着敦煌文献数字化工作从此转入规模化、标准化进程,也预示着文献数字成果共享时代的来临。

国际敦煌项目的成立和发展

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建设工作发端于一项国际合作行动。1994年4月,中国与英、法、俄等多个收藏敦煌及丝绸之路(东段)文献资料的国家,根据上一年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所召开“敦煌及丝绸之路文物文献保护会议”的倡议,派遣代表聚会伦敦,成立了“国际敦煌项目”(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简称IDP),秘书处设在英国国家图书馆。IDP的宗旨之一,就是对分藏于各国的敦煌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文献高清彩版数字图像,与文献目录数据一并存入IDP专属数据库,在互联网上为全世界用户免费提供阅览服务。为此需要创建专门的网络平台,不久IDP网站(英文版)问世。IDP的成立揭开了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创建工作的序幕,平台建设成为此后敦煌文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促进了文献的保护、研究和相关文化交流等业务。

IDP成立之后,各项工作不断跟进,平台数据逐渐累积。1998年,IDP数据库正式在互联网上线,开始发布敦煌文献的目录和高清彩图,已上传的文献目录和图像可以在网上检索与阅览,颇便于各国学者的研究,也让世界各国民众有机会一睹敦煌文献的真容。此后,相关工作持续开展,平台数据不断更新。经过多年发展,IDP进一步壮大,后来共有来自中、英、法、俄、德、日、韩七个国家的八个成员机构(中国有国家图书馆和敦煌研究院),另有五个合作机构。为方便各成员机构开展业务,IDP从2001年开始在其他成员机构相继建立工作中心(中国有北京、敦煌两处)。从2002年开始,IDP还为各成员机构逐步增设不同文种的网站,最多时有七个文种版本(中文版含两个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IDP的平台建设工作存在缺陷。尽管IDP以“敦煌”为名号,但这只是为了便于指称,平台数据库并非敦煌文献专题库,其中还有大量丝绸之路(东段)各色历史遗存的数字资源,致使单纯的敦煌文献检索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对于专治敦煌文献者而言殊为不便,加之文献资源缺乏规范的汉文目录,利用汉文检索尤为棘手。此外,后期数据更新颇为迟缓,各文种网站的协同性尚有不足,目前在IDP数据库上传目录和图像数据的海内外敦煌文献还非常有限。

中国多点开展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建设

虽然中国是IDP的发起者和成员机构所在国,但这并不妨碍我国另行开展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建设工作。受IDP影响,国内不少学者、机构对创建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兴趣浓厚,并秉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敦煌学发展的历史使命,奋勇开拓,相关工作从无到有,多点开展,已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1998年,兰州大学启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项目“敦煌学网络数据库”,旨在创建基于敦煌文献和石窟文物等资源的网络数据库。项目后来在国家科技部支持下得以升级,并与敦煌研究院专家展开合作,于2005年推出内容颇丰的“敦煌学数字图书馆”。在此期间,台湾“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也曾就馆藏敦煌文献等资料建成了一个微型敦煌文献网站。以上都是我国较早创建的敦煌文献类数字平台。继此之后,数字平台建设蔚然成风,相关成果大多是基于敦煌文献的专题网络数据库,主要有上海师范大学方广锠教授团队和敦煌研究院马德研究员团队各自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建的同名“敦煌遗书数据库”、西北民族大学扎西当知教授团队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创建的“敦煌藏文全文数字化检索平台”,以及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的“敦煌文献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的“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等商业性成果。

除了西北民族大学成果外,后期开发的平台均已开通运行,相关建设工作也大多持续推进。各平台的数据质量比之前多有提升,规模普遍增大,功能也更为先进。具体来说,不同平台各有所长:上海师范大学“敦煌遗书数据库”目录著录项颇为详尽,并已存入大量录文;敦煌研究院“敦煌遗书数据库”除了附有丰富的高质量录文外,还在国内率先录入敦煌藏文文献目录和录文;爱如生“敦煌文献库”在平台功能开发方面一向领先,颇便于学者开展文本研读;陕西师范大学“敦煌文献数字图书馆”的数据条目目前最为齐全。当然既有成果也存在技术更新滞后、低品质黑白图像使用偏多、资源重复率过高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括来看,国内数字平台建设整体形势日益向好。早在2012年,方广锠教授曾在上海《文汇报》发文呼吁:“中国的敦煌研究者有责任为建立与占据世界敦煌学网上制高点而努力。”2022年,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在《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中部署了四项“重点工程”,其中一项便是“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目的是要“建设专题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平台”。202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实施方案》,在“古籍数字化工程”一节中提出了更为详尽的目标和任务:“支持敦煌研究院加快实施‘全球敦煌文物资源数字平台’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敦煌文献(法藏,俄藏,英藏,日藏及其他各国、各地散藏)数字化工作。”

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建设任重道远

古语云:三十而立。敦煌文献数字平台建设工作已经迈入而立之年,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相关工作的开展仍然任重道远。今后的道路如何开拓,是海内外敦煌学专家关注的事,也是平台建设者关心的事。IDP的工作方向并非任何一方能够单独决定,对于国内业务则不妨积极建言。当前形势下需要尽早完成海内外全部敦煌文献的数字化处理并将数据充实到平台,大力促进文献的活化利用,及时关注和跟进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新兴技术;在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平台建设应该朝着“合”字方向多作思考,多下功夫。

其一,在平台中实现与石窟文物数字资源的融合。敦煌文献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与敦煌石窟文物之间先天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由于文献在出土后不幸流散至海内外多地,其内在联系被人为割裂。近年来,敦煌学界对两者内在联系的认识趋于深化,一时之间“图文互证”成为学术热词,标示了一种崭新而充满生机的研究视角和路径。在此情况下,只有将敦煌文献与石窟文物两种数字资源融合于同一平台,才能充分揭示和弥合二者之间被人为割裂的联系,为两种文物的融通研究创造便利条件。今后应该考虑将筹建中的“全球敦煌文物资源数字平台”建设成为融合敦煌文献与石窟文物数字资源的平台,“重铸”文献文物原生环境,契合学者以“图文互证”方式推进敦煌学研究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在国内开展对同类平台的整合。与文献数字平台创建初期各有侧重的情况不同,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敦煌文献数字平台的内容日益充实,在文献图像、目录、录文及相关研究成果来源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平台在内容方面日益趋同,差异性日趋消减。对于敦煌文献这种小众学术资源而言,平台内容的同质化难以形成类似商业市场的竞争关系,它意味着人才、资金和设备等资源的浪费,因此应该尽早考虑整合国内既有平台,让条件更优、能力更强的建设方将平台做大做强,减少普通平台的低水平重复。当然整合未必等于兼并,倒不妨是一种协作。至于如何平衡各建设方利益,尊重其合理关切,既可以使其各尽所能,又可以彼此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整合效应,尚待进一步探讨。

其三,在国际上增进与IDP的联合。中国IDP工作中心之前与其他中心频繁开展学术交流、互访、展览等活动,但国内平台与IDP之间的联合尚属阙如。今后应该考虑在平台建设层面进行必要的联合,也希望IDP能够与我国平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尽管IDP存在前述缺陷,但它毕竟拥有历时最久的平台和经验丰富的团队,近年来也在积极听取用户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优化检索等功能。国内平台可以携目录编制、资源融合等业务,与IDP的数据云存储、版权保护等业务互学互鉴。对IDP而言,增进与中国平台的联合至关重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石窟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21&ZD218)阶段性成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00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