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左江等5家公司发布退市、可能终止退市公告。其中,ST左江2023年表示自己获得了地方中心数据中心的芯片订单,股价一路爆炒到300元。后来证明订单是假的,接着又被监管处罚....股价一路从300跌到6.82元,一年多跌幅高达97%,现在要退市了,直接归零了。
受此影响,周二ST板块持续上演跌停潮,近60股跌停,*ST巴安、*ST银江20CM跌停说明资金都认识到了,问题公司和绩差股一定要远离,避免踩大雷,不然卖都卖不掉。
截至4月30日,A股今年以来已有24家公司“锁定”退市,其中,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15家公司拉响退市警报。值得关注的是,相比财务类退市等其他退市指标,面值退市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退市的一个主要原因。据统计,2023年面值退市公司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20家,而这类个股几乎都是ST公司。今年来已经有7家ST公司因触发面值退市情形而退市。
Wind统计显示,截至5月7日,年内进行风险警示股票已经有32只,多家公募基金旗下主、被动产品投资组合有所涉及,个别主动型基金在股票被风险警示之前的一季度末进行了重仓。除了被动型指数基金之外,也有个别主动型基金配置的股票在近期被“ST”。
基金对已被ST个股“只卖不买”!因为,合规的要求不允许这类股票纳入公募股票池,与此同时,在企业被ST之前纳入组合则意味着机构的投研管理出现较大纰漏,甚至可以说“踩雷”了相关个股。不过,管理人在主动清理这类股票时,会对股价以及短期组合的净值带来影响。
投资者应远离绩差股、垃圾股!有分析指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退市监管,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激浊扬清的良性市场生态有望形成。鑫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ST板块越来越不受市场“待见”的背后,是新“国九条”全面落地后交易所对于退市规则新的补充和强化。整体而言,只要是存在违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公司,都需要提高警惕,避免踩雷。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