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群英武术社

总是非常热闹

不少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

学习湛江洪拳

“嘿!哈!”

他们因势发声,以声助力

头正身直,马步稳健

洪拳武术是南派拳术代表之一,更是广东五大名拳之首,以刚劲有力、硬桥硬马、拳势威猛而著称。明末清初洪拳在广东地区流传,于清宣统年间传入古商埠赤坎。

湛江洪拳,在吸收南派拳术和北派武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南方人身材矮小精干特点,形成了快捷、沉实、刚劲的特色,尤以快字为要。2013年,洪拳(湛江洪拳)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湛江洪拳武术注重以声练气,根据吞、吐、浮、沉的发力,吐纳气也发出相应的声音,以提高功力和调理呼吸,故有“三分功夫七分声”的说法。

走向本土化

张美委师从李侠雄

从小就与洪拳为伍

是湛江洪拳第二代传承人

也是湛江洪拳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2002年

张美委带动师兄弟

一起注册成立群英武术社

将其作为湛江洪拳发展交流的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江洪拳武术的套路以五大形为主,即“龙、蛇、虎、豹、鹤”,结合动物特性衍生武术动作。其中“龙、虎、豹”三形是力量基础套路,主要练拳、掌、肘、爪、手等功夫,强调爆发力,阴阳力,交叉力等基础,重在练外形;而“蛇、鹤”双形则是技巧套路,侧重练身体耐力、桩功、闪身、借力、巧力等,各个套路之间相互克制。五大形对应的武术套路均有专属的起势手性且对习武者身形气力有着不同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

张美委如此介绍洪拳的练习要领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湛江洪拳延伸出“三步半”的扎马步方式,这样马步最为稳固,重心在后脚跟,方便出脚和变换动作。结合南方人身材矮小精干,湛江洪拳也延伸出双手双拳等技巧。

台下十年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也适用于湛江洪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美委回忆

初学洪拳从扎马步训练开始

从半支香到一支香

每天的练习时间越来越长

如此训练半年

才开始教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套路动作的训练在打牢基本功后,要求反复。只有动作规范、力度标准,才能开新招式,故而一周学习一个新套路。

湛江洪拳特别强调桥马功夫与步法,在下盘稳固的基础上,配合手上拳掌等招式的变化,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实现攻与防结合互换。

将洪拳文化发扬光大

近年来

群英社学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

斩获诸多佳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革命抗战时期,洪拳传人以学武习武为掩护,建立多个中共南路特委的交通联络站,安置并保护各地交通人员,为前线支援大量物资和枪支弹药。

湛江洪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叶嘉富

是张美委的徒弟

他在坡头官渡开设一个武馆

带动周围人学习湛江洪拳

按照一个人开设一个点的思路

不断扩大湛江洪拳的辐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嘉富和师兄弟们

不仅积极开展青少年培训班

也积极将湛江洪拳推广进校园

在课后活动时间

为学生传授技巧

同时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武德精神

来源:湛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