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子木

最近很多读者反应说,子木好久没讲北京了,想让我站在宏微观角度,详细聊一下后续趋势。

那就先从北京前几天出台的新政说起。

这个政策刚出来时,不少媒体和中介将其解读为13年以来的首次重大转变,将对市场产生剧烈的刺激作用……

但明白人应该知道,不太可能。

如果放在2015年-2021年,哪怕是去年,都会产生不小的冲击,但经历了2022下半年一系列的重大利空打击和房价断崖式回调,剧本就不能这么写了。

预期一旦碎裂,想修复起来并没那么容易。

除非出台“非常规”政策,比如彻底放开郊区限购,五年限购转三年等等。把外围的增量放进来,从而推动置换链条,放大交易维度,才能实现楼市扶正的目的。

然而这次依然选择了继续挖掘存量,让之前预期疲软的业主,再掏钱去五环外买房……说实话,挺出乎意料的。

这就好比台下的观众快走没了,台上的舞娘还在慢慢脱,结果发现里面还有三层秋裤和两个背心。

北京之所以这么做,只有两种解释:

1、压根不想让房价起来,更不想做全国楼市的领头羊,从根本上弱化资产属性,把所有社会财富机会疏散到其他城市,纯粹走向首都属性。

但这种逻辑无法解释今年持续松绑限购的做法,换句话说,如果纯粹想屏蔽楼市,那么今年一系列政策放松,就显得没必要了。

2、对接下来的行情,有一定的把握。

比如最近曝出,北京四环酒仙桥要推出新地了,惊讶的是,官方指导价居然是11.5万/平米,可以上浮8%,也就是说最高房价可以卖到12万多。

要知道酒仙桥这个地方今年很多次新房的成交价都在7-8万/平米,目前的行情不支持这样的售价,那么为什么定这样的指导价,要么没对市场做充分调研,要么觉得房价后续能涨上去。

北京指导价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应该不会出现第一种情况,也就是说第二种情况更大一些。我问了一个内部的朋友,他说,本质上,北京下半年行情会起来的。

走好的逻辑并不来自于政策,而是经济底层的修复。

从第一季度运行的GDP可以看出,经济已经出现回暖的确定趋势,而且今年是货币放水大年,北京又是全国吸金属性最强的城市,一旦货币政策正周期,资本回流,就会带动预期回暖,从而传导至整体市场。

而此刻的保守,就是对未来大行情的牵制。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结果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也不会在这方面再做论述。

我研究了一些数据,反而觉得,无论政策怎么出,会不会出,对于大家现阶段买卖决策,参考意义其实并不是很大。

为什么呢?

首先是北京房价已经回到了基本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平均值,目前北京房价已经回到了8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水平,而部分房子的回调甚至达到了40%以上,也就是传说中的腰斩。

这轮房价下跌,主要是前些年跟着大行情,非理性上涨的一批房子。

主要是北京的老破小,我记得2017年北京老破小房价涨到了7万多每平米,那时候北京市场信奉“地段理论”,认为城里面的房子,再破都有人住。

而且那时候北京人口净流入量一直都很强,大家也认为只要有年轻人在,就不愁房子没人接盘。

但事实上,逻辑碎了一地。

地铁解决了通勤问题,商业总体体遍地开花,学区房被连环打击,而90后年轻人也更注重居住品质,于是乎老破小彻底失去支撑力,价格哗啦啦的掉。

第二类房子是追求高溢价、珍藏属性的顶端豪宅。

没错北京豪宅也没少掉价,原因在于一部分人生意不好做,房屋折价变现,另一部份人不看好国内,润了出去,房屋也是折价甩卖的。顶豪价格高,本来流动性就差,几套房折价卖就把市场价格结构性拉低了。

我一直主张,买房如果图保值或者升值,一定要参考一个指标,“流动性”,也就是背后到底有多少人为之买单,要充分刚性。

老破小和顶豪的流动性就比较差,所以大幅折价也在情理之中。但中间的刚需地铁盘和核心地段的次新,这次回调是最小的,尤其是海淀那边有产业支撑的房子。

不过这些房子基本已经回调到位了,很多老破小的价格基本都回到了3-5万/平米区间,而当下低价老破小的成交量也起来了,很多年轻人都在积极抄底。

一个做二手房翻新业务的朋友跟我说,今年他们的生意特别好做,很多年轻人买了老破小第一件事就是翻新,还有一些业主觉得老破小价格太低,干脆不想卖了,所以翻新一下,租出去,等到日后涨回来再买。

这种想法也导致目前北京租赁市场的供应量暴涨,需求不变,供应加强,二手房租金价格就被快速拉低了。

现在在北京租房,还是很便宜的,前几年给员工租的员工宿舍,潘家园附近,100平米左右一个月9000多,而今年续约,砍到了7000多每平。

回到正题。

价格掉下来,对买方市场是好事,不用再为高预期和高溢价买单,买房成本低了,而且选择空间也足够,是适合入场的。所以这段时间带看量并不小,周带看已经达到15万左右,甚至比去年都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房价掉下来,也不意味着马上要反弹回去,一些房子会横盘,甚至很难再涨回去,而有些房子就会有强势反弹的机会。

主要看房屋的品质和所在的地段,这就不得不谈到北京楼市的分化问题。

新政出台后,有些人认为是对五环外的普遍利好,但实际上,只是加强了之前的分化力度。

也就是说,好房子更好卖了,甚至在五一假期期间出现了红盘效应,而之前没什么人看房的楼盘,依然不好卖。

大家对北京市场看得很通透,价值早已被提前预知了。

那么到底哪些地方的房子好卖呢,刚刚克而瑞研究做了一个统计。

五环外,主城区房地产板块月均流速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环外,主城区房地产板块月均流速对比

比如海淀永丰板块,月均流速高达132套,妥妥的高流动性区域,而且这次新政,再一次加强了这个地方的价投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消息,最近永丰南地块已经正式挂牌入市了,指导价大概在9万元/平米。但即使是这样,大概率是买到即赚到。

因为地块临近16号线永丰站,往南就是大厂云集的后厂村地区,隔壁还有建华学校本部新址和大型商业规划。感兴趣可以多去关注。

然后是朝阳的坝河北地块,丰台的园博园,朝阳奶西和石景山的苹果园和京西商务区,这些都是五环外主城区的热门板块。

而五环外的近郊区,近一年也火起来了一些,比如顺义仁和、马坡、后沙峪,房山的良乡板块,昌平区的北七家,门头沟新城和大兴黄村……

五环外,近郊区房地产板块月均流速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环外,近郊区房地产板块月均流速对比

你会发现这些地段基本都是围绕着产业走的,产业决定人口和收入,人口和收入就是购买力的集合。

而至于产业,这些年基本没怎么变过,现在大都围绕着老核心产业区做新的拓展。

海淀依旧是老大哥,朝阳形成“望京+国贸+金盏”三角产业格局,跟海淀有的一拼。丽泽商务区和总部基地是一个热点,亦庄继续做大做强,自成一体。

现阶段这些地方的房子流速最快,也基本到底,有需求现在就可以评估自己的资金情况,下场捡漏。

5月以后市场会进入传统淡季,可挑选空间比较足。

接下来的时间很关键,如果5月和6月成交量能走出很好的趋势,逆势上行,那么就要加快入场步伐,因为下半年的利好是一定的,一定要赶早涨潮前夕上车。届时我也会帮大家追踪市场情况。

买房卖房不懂,可以添加小小,单独给北京开的专线咨询。

以上,如果喜欢,请点个赞。加入子木研习社,与5200位社友共同成长,认知赋能,打破信息差,每天我都会在里面分享信息差,实时解决楼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