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军人都非常重视荣誉,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不惧牺牲,一方面是为了保家卫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用辉煌战绩为自己赢取荣誉。我国在1955年举行了第一次大授衔,在这次大授衔当中,很多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都获得了自己应有的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遗憾的革命功臣

在第一次大授衔当中,也有一些人与荣誉失之交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在战争早期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但是到了战争中期,因为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他们转而从事政治或者民生方面的工作,因而无缘大授衔,也有一部分人在战争过程中因为决策失误或者个人的所作所为,使党和国家蒙受了损失,因此失去了参加大授衔的机会。而最令人遗憾的则是那些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虽然把名字留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但却没有了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授衔的机会。

在那些因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而无法参加大授衔的革命战士当中,左权可以说是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其中一人。

艰苦的求学生涯

1905年,左权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在左权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其后不久,左权的爷爷奶奶相思成疾,也先后离开了人世。从那个时候开始,左权的母亲便带着他和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共同生活,这让左权的家庭更加贫困,同时也让左权比起同龄孩子变得更加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八岁的时候,左权理解母亲的不易,没有责怪母亲无法为他提供上学的机会,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年仅八岁的左权通过表演杂耍为自己凑齐了学费。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左权非常努力,也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黄埔军校成立以后,左权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并且在黄埔军校当中表现出色,在黄埔军校毕业以后,又被安排到苏联某著名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战争中的突出贡献

学成归来以后,左权便参加了革命战争,他的学历和军事知识,使他在革命道路上有着更高的起点,刚刚参加革命不久,便在1930年被任命为红军新12军军长,随后又分别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军第五军团担任重要职位。长征途中,左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红军成功会师,进行改编以后,左权担任了八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的职位。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前期,日军在战场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山东大片国土沦陷,河南也饱受战争的摧残,尤其是在华北沦陷以后,山西的战略地位显得愈发重要,而左权在山西负责开辟革命根据地,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日军对山西地区发动了全面围剿,左权在十字岭突围战役当中,为了掩护前敌指挥部不幸牺牲,在年仅37岁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授衔之后,曾经有人在谈论左权的时候,表示如果左权仍然在世的话,那么他在大授权当中,很有可能成为十大将之首,获得比粟裕将军更高的地位。

左权对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不仅参加过长征,而且在多次重大战役当中提供了宝贵的意见,而在他的所有功劳当中,建立山西革命根据地,是最为巨大的功劳,山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不仅成功遏制了日军侵略的步伐。在左权牺牲以后,山西革命根据地作为我党的大后方,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党军队的人员调动和粮食供给,对东北,中原以及华中地区的战斗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左权仍然在世,能够参加1955年的大授衔的话,获得一个大将的军衔是毫无问题的,至于他的排名能否超过粟裕将军,那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