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国”,是中国人对美国的旧称。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被迫扣关,中外文化交流。

由于初步接触,中国人对外国名称没有直接的官方译名,大多直接音译,比如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等。但“花旗”并不是音译,也和“美国”二字毫无关联,为什么当初称呼美国为“花旗国”呢?

原来,中国与美国最早接触是在1984年,当时有些美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广州人对他们的国旗印象深刻,就直接取名“花旗”,美国人带来的人参也被称为“花旗参”;

“花旗国”这一称呼主要源于对美国国旗的直观描述,因为美国国旗上包含众多星星、条纹以及红、蓝、白三色,给人一种花哨之感,所以中国人习惯上称之为“花旗”,并将美国称为“花旗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对于国家的称呼也逐渐趋于官方化和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或“美利坚”逐渐成为了官方和标准化的称呼,而“花旗国”这种基于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称呼则逐渐被淘汰,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用语和官方称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花旗”不在,但以花旗命名的“花旗银行”依然是世界知名银行。在中国,花旗银行于1902年成立首家分行;时至今日,花旗银行依然在一线大城市有它独特的身影。

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等都是音译名词,在欧洲国家中有广泛的使用,比如英吉利海峡、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民族等。因此,尽管有英国、德国和法国的称谓,但这些主要在华人区使用,在国际上,英吉利、法兰西和德意志更为普遍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