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锡堂

台湾地区候任领导人赖清德将于5月20日上台,其准新经建团队成员日前亮相。准“行政院院长”卓荣泰日前公布第三波新“内阁”人事,财经首长爆“黑马”人选。6位财经相关部会新首长,除了曾遭弹劾被申诫的“工程会主委”陈金德和被判缓刑的“经济部长”郭智辉之外,大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舆论也有不少正面评价。即便如此,多数成员仍属于同温层,但与先前两波人事大不同,显然,卓“内阁”也希望透过从产学界延揽人才,来冲淡之前被批“独、老、南”的政治味。换言之,从新经建团队的一些“黑马”可看出,即将上台的赖清德亟思在财经领域有一番作为。尽管来自产学界的新财经阁员都有“绿友友”色彩,但也算学有专精或具产业经验,多数风评还算不错。

本次赖清德、卓荣泰主导下的“财经新阁”,有三大特色,第一是党政色彩明显淡化,符合赖清德跨党派、跨世代、跨领域的理念;第二是举才范围脱离传统思维,此次“财经新阁”频爆“黑马”,且打破内升传统;第三则是AI挂帅,卓“内阁”要求行动创新AI内阁,卓荣泰更以“智慧创新”定调财经人事,人选名单因而有浓浓的科技风,“AI内阁”的口号更显示,本波“内阁”用人的两大纲领就是行动力和创新。对于新“阁揆”愿意打破僵界、开创新局、用人唯才,新人事没有鲜明的政党、派系色彩,大多是业界深获肯定的专家,外界多期许“财经新阁”可结合实务历练,引领产业转型、数字创新和金融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清德之所以要向产业界延揽人才,应该是意识到自己即将接手的是个棘手的局面,光靠大内宣已不足以应对。准“阁揆”卓荣泰介绍新团队成员时,也表示“新阁”将以“稳定供电”为第一要务,因为这是“新阁”任务的重中之重。观察赖清德的“府”“院”人事布局,除了“国安”团队为了安美国政府的心而全盘接收蔡英文当局的人马外,各部会的变动幅度超乎预期。其中,赖清德因重用相关辅选有功的人马,被评为“报恩内阁”;又因启用不少南部旧识和属下,被称为“小圈圈内阁”。但这次经建团队用人,则超越了“报恩”和“小圈圈”的框架,启用了几位专业性较强而政治性较不明显的人选。

然而,若以“团队”的角度来看,“黑马财经团队”却存在隐忧。首先,除了陈金德和候任的“金管会主委”彭金隆曾任公职外,其他人都普遍缺乏官方行政经验,将来进入行政体系后,纵向领导与横向联系都将会是大挑战。此次财经新阁员,不是产业大佬、就是学界大师,决策自主性格强,能否适应讲究合作互补的官场文化,以及是否具备面对咄咄逼人的“立委”的身段与耐力,恐怕考验都还不小。尤其是,形同“财经小内阁”指挥角色的“国发会”,主要职责是协助“内阁”就施政规划做长期性的与整体性的擘画,因此需要对台湾发展有宏观的认识与规划力、对部会协调有人脉与影响力,候任的主委刘镜清是否有此能耐,有待观察。

陈金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金德

在民进党当局的介绍中,准“经济部长”郭智辉被形容为横跨半导体、生技、光电、绿能、环保、健康等领域,拥有百亿身价,有“斜杠经济人”之称。问题在,他立即被指出,有违反证交法及违反会计法等两项前科,分别被判刑1年10个月与3个月,数年前才缓刑期满。如此的纪录,是否会影响他未来经济决策的廉洁与公正?再者,颇具争议的陈金德候任“工程会主委”,他列在新经建团队的一些专业人才中出场,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卓荣泰还辩称,陈金德受公惩会处分,只是最低等级的“申诫”,不影响他担任公职的权利。陈金德也许有他的长才,但民众没看到,却不断爆出争议,令人难以想象。

准“经济部长”郭智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准“经济部长”郭智辉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主政时留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等着赖清德上台后能提出新的方略,除了产业界在意的“五缺”应该如何有效解决,还有缺电又无法及时供应绿能的能源政策,是否该启动核能?对新的经建团队是一个大考验。此外,如何压抑蠢动的通膨预期?也都是新“内阁”在引领企业数字、净零双轴转型时,必须面对的难题。若新“内阁”找到对的人,更必须走对的路,才能带领台湾经济稳健前行。此外,新“内阁”一定要“接地气”,特别是本次来自产学界的阁员为数不少,如何连接“云端”和“地端”,把理论和实务经验化为具体可行的政策,是新阁员首要之务。再者,本次“新阁”人才很多位都堪称“巧妇”,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妥善整合资源与政策,促进各部会间的沟通合作,应可视为当务之急。

总之,从经建首长延揽产学界人士来看,未来的赖当局企图以此来冲淡“内阁”名单“浓浓政治味”和“派系制衡”的部分批评。然而,产学界人士“入阁”固然学有专长,但和体制难免仍需要磨合,才可尽可能化解政策推动的阻力。

(作者系台湾辅仁大学两岸关系学暨国际关系学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