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们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或省份,都有存在着一些习俗,外人即便觉得不可思议,但大多数人都会持理解态度。

可有些习俗的存在,它却是引人诟病的,说好听点是习俗,说难听点就是在借习俗牟利,已经脱离了学俗原本的初衷。

就拿一个结婚而言,就有流传很多习俗,比如说改口费,敬茶费,上车礼,下车礼,拦门红包等等,且有些地方数额居高不下,给男方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改口费,敬茶费这个还能理解,大多都是长辈给新人准备的,也是为了图一个吉利,很多人都不会排斥,上下车里就不同了,动辄几万块,就跟敲诈没什么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商丘的一场婚礼,就因为下车礼的问题,导致双方发生争执,最后大打出手,新娘一气之下当场悔婚。

谈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主要还是得益于新娘的闺蜜,在结婚当天她突然提出下车礼,说这是男方对女方的基本尊重。

新娘看到闺蜜提要求,坐在车里面一言不发,就连下车钱的金额,都是闺蜜一锤定音,一口价2.88万,不给就不下车。

几万块钱说起来不多,但却不是那么容易拿出来,尤其是男方家刚刚操办完婚礼,经济情况更为拮据,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郎拿不出这笔钱,就现场跟新娘商量,表示后面一定补给她,新娘答应了,闺蜜却不同意。

大概意思就是这次空头支票,婚后兑不兑现都是一回事,男方家一再保证都没用,持续了大半个小时,事件也没有得到解决。

伴郎看不过去了,就把新娘的闺蜜拉到一旁,言语也没有客气,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最后还打起来了。

新娘看到闺蜜被欺负,也跑下车去打抱不平,加入了混战,最后伴郎误打了新娘,情绪一度失控,最终新娘悔婚不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闹到这个地步,很多人可能不太关心他们俩了,而是关心彩礼是否能退回,毕竟新郎家花了那么多钱,如果要不回就亏大了。

后来据知情人士描述,两家人已经反目成仇,至于彩礼和花费的问题,双方一直拿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都还在僵持之中。

看到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新娘的闺蜜也发话了,连夜发小作文道歉,说明了事件的具体缘由。

但从她的字里行间之间,没看到有丝毫的悔意,也不觉得自己有错,而是一再强调下车礼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娘闺蜜是这样说的,因为2.88万下车里这个事情,困扰了我很久,让我陷入了舆论的深渊。

向大家解释下车礼的由来,说这个是他们商丘的习俗,新娘下车时,男方需要给予一定的下车礼,这是一种传统礼仪,代表男方对新娘的尊重。

自己在提及这件事的时候,可能没有表达清楚,没考虑到文化差异,导致了一些误解和争议。

从这个闺蜜的小作文来看,她似乎都没搞清楚问题,大家纠结的不是下车礼,而是提出者为啥不是新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新娘都答应了,她作为闺蜜还从中作梗,最后搅黄了别人的婚姻,还在那里解释下车礼,属实是不知事件的轻重。

一场婚礼的筹备,期间所花费的心血和精力,绝对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尤其是男方家,付出更是难以估计。

最后媳妇没有娶到,还当众闹了一个笑话,即便新娘不悔婚,两个人婚后也很难过日子,分开也许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至于所谓的面子问题,众人的眼光是雪亮的,谁是谁非自由公论,倒是这个新娘有些悲哀,在家听父母的,出门听闺蜜的,以后谁要是娶了这个女人,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