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考虑到 iPad Pro 系列在 2024 年「断更」,在 2024 年的第一场发布会上,Apple 就给大伙上演了「报复性挤牙膏」,让两款新 iPad Pro 首发了新一代的 Apple M4 芯片。且苹果这次也特别强调了其AI处理能力,号称将新iPad Pro打造成极致强大的AI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指出,M4芯片是由第二代3纳米技术打造而成,让Apple芯片领先业界的能源效率更上一层楼,并实现iPad Pro超薄设计。

M4芯片CPU最高可搭载10核心,而新的10核心GPU以M3首度采用的新一代GPU架构为基础,为iPad首次带来动态缓存,以及硬件加速光线关注和网格着色技术。M4芯片拥有苹果历来最快的神经网络引擎,可支持最快达每秒38兆次运算,号称比如今任何AI PC的神经处理单元都还要快速。

M4芯片以280亿颗晶体管组成,并采用第二代3纳米制程技术打造,让苹果芯片的节能效率更进化。M4也搭载崭新显示器引擎,为Ultra Retina XDR显示器带来极致的精确度、色彩精准度,以及亮度均匀度。

新10核心CPU

在 CPU 方面,M4 拥有 10 核心 CPU,包含 4 个性能核心和 6 个能效核心。下一代核心改进了分支预测功能,为性能核心提供更广泛的解码和执行引擎,为能效核心提供更深层次执行引擎。

此外,性能核心和能效核心还具有增强的下一代机器学习(ML)加速器。

与前代 iPad Pro 搭载的 M2 相比,M4 的 CPU 性能提升了 50%。

因此,无论是在 Logic Pro 中处理复杂的管弦乐文件,还是在 LumaFusion 中向 4K 视频添加高要求的效果,M4 都能提高整个专业工作流程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GPU 部分。M4 的全新 10 核心 GPU 建立在 M3 系列芯片的新一代图形架构之上。它具有动态缓存功能,这是苹果的一项创新,可以在硬件中实时动态分配本地内存,从而显著提高 GPU 的平均利用率。

神经网络引擎

苹果认为,M4搭载疾速神经网络引擎,也即芯片中专为AI任务加速的IP区块。是苹果历来最强大的神经网络引擎,有着每秒执行38兆次运算的非凡本领,比A11仿生芯片的初代神经网络引擎快60倍。

M4的神经网络引擎,搭配上CPU中的新一代ML加速器、高性能GPU,以及更高带宽的统一内存,使M4成为AI超强芯片。此外,通过iPad OS中的各项AI功能,例如能产生即时语音字幕的“即时字幕”,以及可以识别视频和照片中物体的“图像查询”等,全新iPad Pro让用户能在设备端快速完成AI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错,Apple 为了「用尽」M4 的性能,在发布 新 iPad Pro 的同时也更新了 iPadOS 上的 Final Cut Pro(FCP)和 Logic Pro,为这两款软件加入了 AI 加速驱动的新功能,比如一键去除视频背景和生成式乐手。但 Apple 的严格应用审核流程和操作系统的封闭性限制了可以在平台上运行的软件类型和权限。

截止 2024 年 5 月 8 日,Apple 仍未开放 iPadOS 上的 应用侧载。这意味着每一个应用都需要经过 Apple 的审核批准才能发布。这一过程确保了应用的安全性和质量,但同时也限制了开发者实现复杂 AI 功能的自由度,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访问系统资源或者需要特殊硬件权限的 AI 应用。

更不用说 iPadOS 对第三方开发工具和库的支持相当有限了。在 Windows 和 macOS 上,开发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工具和库来构建和训练 AI 模型,如 TensorFlow 或 PyTorch。尽管 iPadOS 有限度地支持了 CoreML 等机器学习框架,但这些框架远不如桌面级的工具强大和灵活。这种局限性限制了 AI 应用的复杂度和效能,也导致 iPadOS 生态下 AIGC 用例短缺、内容贫乏的情况。

不过在新 iPad 发布会的结尾 ,库克也提到 Apple 将在一个月后的 WWDC 上公布更多「新消息」。按照过去的展品时间表,这里指的「新消息」不出意外会是采用 M4 芯片的 MacBook 新品,同时 Apple 也会在 WWDC 上公布更多关于 M4 芯片在 AI 方面的细节。

但考虑到软件生态也是 WWDC 的重点,AI 技术如何进一步融入 iOS、iPadOS ,相信也会是 WWDC 的重头戏。

不可否认的是,就现阶段 Apple 对 M4 芯片遮遮掩掩,对 iPadOS「不理不睬」的态度,确实很难让消费者相信「iPad Pro 拥有超越 AI PC」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 iPad Pro 没有这样的潜力。将桌面级别的计算平台移植到平板电脑中,这本身就是 Apple「挑战不可能」的体现。

至于未来 iPad Pro 还有什么能耐,希望下个月的 WWDC 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