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假文凭,钱白花了,脸也丢尽了!学术界这帮人让6个欧洲骗子玩得团团转,让他们埋头搞科技不行,玩虚的倒是当仁不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学术界热闹非凡,各大名校院长和教授的一封封喜报“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似迎来了荣誉的井喷。

一时间,40多人高调宣称自己当选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直到有一个来自西安的90后小伙田某,也被欧洲自然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后,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哗然!

事出反常必有妖!世界级院士是那么好当的吗?为何在国内籍籍无名的学者,能在欧洲得到这么高的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知情人士曝料,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头衔不是用成就来衡量,而是花钱买来的。至于谁能当选,就看这帮傻子出钱多寡来衡量。

随着这个话题的热度不断升高,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底细被扒得精光。

6个俄罗斯人抓住中国学者的痛点在德国注册的一家民营公司,他们以院士的头衔骗钱,半年时间守株待兔敛财近亿元。

骗子的高明之处是善于包装,他们请来诺贝尔奖获得者苏德霍夫教授当授奖嘉宾,这让国内的教授们得到了心理暗示,这个院士还是有含金量的。

看到在册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名单,可谓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海洋大学教授……

以上这些人只要付出40-100万就能买到“皇帝的新衣”,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为何俄罗斯的骗子骗不到美欧知名大学的教授,而国内有这么多人甘愿上钩呢?

事实上,还是崇洋媚外的心态在作祟!职称评比、职务晋升……国内院校太看重美欧那些“高大上”的头衔了。

教书育人应该有底线,破除头衔虚名,回归学术初心,要不真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