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成立20周年,5月9日上午,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召开现代化法院建设推进会,总结过去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任务,加快推进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绍刚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永清,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政法委书记姚文蕾出席会议。

沈觅表示,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立足执法办案主责主业,倾力服务园区发展大局,在审判执行、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打造出了一批“闯在园区、用在苏州、服务全省、影响全国”的园法品牌和园法经验,有力维护了公平正义。希望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现代化法院建设新篇章,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筑牢政治忠诚上作出新示范。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把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在案件审理中时刻注重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切实做到“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

二是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担当。要服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更好支撑和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力度,建好建强自贸区法庭,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权益。要提供精准高效司法服务。高效审理涉企案件,优化运行执行—破产融合机制,积极运用调解、执行和解等柔性方式化解商事纠纷,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展现新作为。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要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用好司法指数、司法建议、社工法治实训等机制手段,不断完善园区社会治理一盘棋工作格局。要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妥善审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涉民生案件,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四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在锻造新时代法院铁军上取得新成效。要提升干警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院,筑牢廉政风险防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主动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

“二十年沐雨兼程,二十年春华秋实。”蔡绍刚指出,二十来年,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勇担使命、初心如磐,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在审判执行、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推动形成了有特色、有亮点的园法经验,为苏州法院执行体制改革、执破融合机制、诉源治理等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源头性的基层智慧。

“推进现代化法院建设,是人民法院适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需要,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历史性工程。”面向下一个二十年,如何推进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大局中体现勇担当,在司法为民中展现新作为,在锻炼队伍中实现新提升?蔡绍刚强调——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凝心铸魂中把准前进方向。能动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审判责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

二是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在服务大局中彰显责任担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执破融合改革,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园区新型工业化健康发展。立足《现代化法院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全面强化自身建设,推动《园区党工委关于支持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法院”的意见》的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司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服务为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是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在为民司法中回应群众期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多方参与的诉源治理大格局,推动诉讼服务向基层站点延伸,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实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把暖民心的“小事”、顺民意的“实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院,在守正创新中打造过硬队伍。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赶考”清醒,严格贯彻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切实加强审判权力制约监督,确保公正廉洁,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加快青年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审判队伍,为现代化法院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沈觅、蔡绍刚、张永清、姚文蕾共同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庭外重组中心”揭牌。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和企业庭外重组中心,主要职能是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从司法审判职能延伸角度,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维度的司法服务,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陷入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企业纾困解难,助力苏州工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文蕾发布并解读《园区党工委关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法院的意见》。《意见》紧扣园区发展实际和工作需要,提出了“115”的整体布局,明确了全面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切实提升法院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水平、支持法院深入参与社会治理和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等4个方面的23条重点举措,以及加强对法院整体工作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组织保障水平和全面优化司法环境等3方面的要求,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依法履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建东“奋进新征程 奔跑向未来”主题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在服务大局、执法办案、改革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司法实践,展现了用无私奉献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担当作为。他表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将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法院”为目标,聚焦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司法需求,紧扣现代化法院建设的工作主线,推动各项工作在创新摸索、不断实践、逐步完善中找到“园区答案”,努力在“现代化建设”的新赛道上再创佳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建峰发布并解读《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关于助力园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十五条举措》。《举措》涵盖促进产业科技创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等四个方面,呈现出坚持服务大局和履职尽责有机统一、坚持依法审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有机统一的特点,致力于为园区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还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20周年十大影响力案事例。此次入选的案事例包含 “包包女”拒不执行判决被搜查、某物业公司阻碍执行被罚案、助企纾困“执破融合”的机制改革、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等,有效落实了全面依法治国对司法审判的新要求,切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体现了司法裁判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裁判的理性、良知与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当初创新法官助手制度,演变到如今的聘用制法官助理机制,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请问您进行职业化建设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率先推进执行标准化体系改革,在当时是一项勇闯‘无人区’的大胆尝试。想请您分享一下,推进这项改革的背景和考虑是什么?”

“当时案件量大,但是办案法官少,法官助手制度的灵感来源是新加坡的司法雇员制度,帮助法官减轻事务性工作,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分析案件、研究案件。”

“两个法官要办理6000多件执行案件,压力非常大,所以就想到了在标准化、模块化上下功夫,把‘生产线’与执行环节相结合来提高执行效率。”

弘扬传承工匠精神,践行司法为民初心,做新时代人民法院奋斗者。活动中,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石水根、沈燕虹两位老领导与青年干警们面对面,共同回顾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改革历程,传承精神火炬,激励青年干警勇挑历史重担,奋发有为,在助力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三尺堂”党建文化长廊,沿着20年的发展轨迹,详细了解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立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苏州工业园区的繁荣稳定护航、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添彩的生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会人员还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数字智慧仓,认真听取了智慧仓在司法指数、融合法庭、数智安防、数据驿站等方面的功能介绍,对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将司法规律与技术变革深度融合、赋能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探索实践留下深刻印象。

省人大代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融媒新闻中心采制部主任徐蕾,省人大代表、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刘澄伟,省政协委员、江苏益友天元律师事务所主任唐海燕,市人大代表、以诺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威,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检察院、司法局、政法委相关领导,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院领导班子、退休及退出现职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干警代表等参加会议。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干警李蕾、马彪主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