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来临,多做真题。

下面是2023年北京中考数学部分题目,我帮你拆解最高效的解题方法。任何一条你真正学会了,数学成绩都能直接开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最后一道选择题,是典型的一线三垂直的结构,而且是最基本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而不是相似,所以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

这道题如果你不熟悉,建议你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思路解题:

1、在卷子上标注:CD边标上a,AE边标上b,BD和BE标上d(全等);

2、判断①:c斜线平移下来,斜边大于直角边长度(a+b),所以①对;

3、判断②:相当于是判断a+b>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

4、判断③:△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c=√2d。根据第二问,可以判断③对。

熟悉这个结构的,这道题就是送分题,很快就能做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最后一道填空题,很灵活,需要你具备一个基本的常识:最长时间的工序是关键瓶颈。

这道题你要快速读题,然后不要想什么速算方法,直接在纸上写速度最快。

1、两个学生同时做,A、B一起做,用了9分钟;

2、然后C、D一起开始。这时候问题来了,只有D做完了之后,才能开始E、F,所以都要等D的9分钟;

3、E、F相当于又是同时开始。这时候新的问题来了,题目中没有说G工序有没有前置条件,所以,当E做完之后就可以直接做G;

4、这里很容易出错,E+G=7+2=9分钟;但真正费时的是F,自己就要用10分钟。

所以,这道题第二问的答案是9+9+10=28。动笔快速暴力破解,速度最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5题有难度吗?没有。我也不打算详细解读。只是给你看看试卷的文字量。所以我们之前常说,语文学不好,不只影响语文成绩,对于全科都有影响。

而且,这道题似乎也是在考常识、考逻辑,不完全是考数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6题,第一问是送分。熟悉一元二次方程图像性质,y1=y2,x1与x2相对于对称轴对称,所以可以口算出t=1.5。

第二问,需要你对于图像有更深刻的理解。要想让y2>y1,相当于x2到对称轴的距离大于x1到对称轴的距离。根据x1和x2的取值范围,只有让对称轴尽量向左靠,才能满足要求。临界点就是t=1/2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7题之前拆解过,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道题,是近年来比较新的题型,关于“新定义”,是真正考核你“现学现考”的学习能力。

前两问是送分,只要能够读懂题目,很容易确定答案。比如C1B1正好过O点,C1A正好垂直AO,所以C1点是“关联点”;C2点也是。

②怎么找AB2的关联点?很简单,先锁定一个条件,过O点。要么是AC过O点,O在x轴上;要么是B2C过O点。然后再让这两条线和圆相切,就能找到两个点,很容易求出OC长是√2。

这道题的第二问,是真正的压轴难题,既涉及到动点动线的问题,又涉及到条件边界,而且N点的数值又非常别扭,似乎计算很麻烦。感兴趣的同学自己看答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卷最后两道题最后两问都很难,所幸每道题只有7分,你如果做对了前几问还能拿走一半分。北京中考是赋分制,虽然很多考生分数很高,但未必有几个人能够在考场做出这些压轴题。所以,如果你真在考场碰到这类题,一定要放松心态。

所以再次强调考试策略:如果你平时没有考满分,如果你不能确保前面的题都做对,就要坚决放弃最后一问;即便你还有十几分钟的时间,我也强烈建议你不要突击最后一问。用这些时间检查前面的题,确保基本分都拿走,这才是上策。

舍得舍得,有舍有得;样样不舍,一样不得。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