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kTok与美国政府的博弈尚未结束,Temu(拼多多)、米哈游等也被美国知名媒体“盯上了”。

一、美媒:Temu、《原神》收集数据用于宣传

5月1号,美国知名媒体《华盛顿邮报》发文《Report: China’s propaganda units harvest data from overseas tech firms》,声称:我国从海外科技公司“获取数据”进行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重点提到了TikTok、Temu、华为、滴滴以及米哈游的《原神》。

报道引用The 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ASPI,堪培拉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我国用海外公司收集数据,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ASPI原报告称:我国将电子商务、虚拟现实、游戏等新兴技术视为一种“宣传”手段。

报道援引报告例证部分声称:在电子商务领域,2023年苹果商店下载最多的Temu收集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会用于宣传;在游戏领域,像《原神》这样的电子游戏,因为它们生成和收集用户数据具有战略价值,这些游戏的开发者得到了某些支持,这会产生类似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告还建议:美国向科技企业施压,联合其它国家加强监管,还呼吁民众自我监督、规避。

二、TikTok事件“扩大化”?美国再度子虚乌有指责出海企业

美媒这次报道,可谓居心叵测。

从时间上来看,该报道是5月1号发出,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而劳动的主体,主要就是工农阶级。反而是美国这样的资产主义国家,对劳动者向来存在压榨与不公。

这个节点,还是TikTok与美国政府持续博弈的节点,4月末,TikTok才回应美“不卖就禁”称:将诉诸法庭。《华盛顿邮报》这一篇5.1报道,无疑是意图在舆论上“反击”,期望将事态进一步扩大化。美媒此举暗指TikTok事件并非个例,污蔑包括Temu、华为、滴滴、米哈游等企业也存在“收集数据、用于政宣”的行为。

从报道媒体来看,《华盛顿邮报》是偏左翼的偏自由派媒体,支持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贸易保护,增加税收。历史上,《华盛顿邮报》经常在报道中国新闻时“断章取义”或歪曲构陷。比如,2021年5月12号,新华社报道:《新华社记者实锤<华盛顿邮报>报道断章取义》,指出《华盛顿邮报》在推特上勾画出华为公司为防止内部文件泄露,处处小心,出台规定加以预防。然而事实是,该报道的“新闻”来源,只是华为公司内部管理的方针政策,重点是“做减法”、“提升组织效率”。其中提到的“日落法”也很明确,就是为了简化一些没必要的数据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屡屡诬陷:“离不开”,又“看不惯”!

“只是玩个游戏,怎么上升到国家安全了?”

这可能是不少读者目前脑子里最大的疑问。是的,美国对华“不公”已久,多次子虚乌有、刁难诬陷。

这样的背景,为中国游戏出海,特别是出海欧美市场蒙上一层阴霾。

归根结底,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出海/外贸),一方面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优质产品,另一方面又让美国本土企业利益受损,导致了美国善于将一切中国问题“政治化”的倾向,同时又无法完全撕破脸。颇为矛盾。

具体以游戏行业来说,根据 SensorTower数据,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之一,2023年手游收入达233亿美元,贡献了全球手游总收入的30%。随着疫情的结束,2022年美国手游收入有所回落,直至2023年第三季度手游收入环比增长5.7%,重返上升通道。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手游收入继续增长,比2023年同期提升15%,突破64亿美元。

美国游戏市场的重回增长,离不开中国企业的推动,以《原神》《崩铁》《Last War:Survival Game》《Whiteout Survival》为代表的中国出海产品,为美国贡献了大量优质内容以及相关的互联网产业增长。

反观美国自身游戏企业,主要是以《MONOPOLY GO!》(美国发行商,后被沙特收购)为代表的欧美新品,以及动视暴雪为代表的传统游戏巨头老产品。其一,有许多类型的游戏,例如社交、赌场/棋牌/真金或基于技能的游戏,在美国占据了压倒性的收入。这是由于监管特点(允许真钱游戏,但不允许赌博)和国家特点(赌场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的。其二,主要收入仍在PC、主机游戏市场,离开了中国企业的帮助,难以在移动端有所建树,更别提打开中国市场(典型如暴雪网易复婚)。

美国这种“看不惯”,但又“离不开”中国的姿态,着实让人恶心。

但却可能是未来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