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4月12日,央行发布了今年一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我国2024年第一季度的居民总储蓄额度增加了8.56万亿元,至3月末,人均存款为10.84万元。

消息瞬间引起网民的激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为什么不统计一下人均负债。”“我银行卡哪有那么多?”

此类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共鸣,央行发布的数据可靠性是绝对有的,大家也都能猜到其实这近11万的人均存款是被有钱人和企业家拉高的,实际中位数居民存款达不到这个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发布这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今年银行存款的最新动向,根据调查显示,一季度的人均存款增加了约6114元,这六千多再次按照月份平均就是2038元。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个数据,在大型企业和高收入人群大幅度拉高我国人均存款率的情况下,我国居民人均存款才达到2038元左右。

上述的11万元的人均存款这么看来是不是显得稍微要合理一点,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目前的经济现状还是不容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行发布这则消息的重点在于,在一季度开门红的时候,我国人均存款储备还是呈上涨趋势,之前为了刺激消费而发行了三年、五年存单已经没有了。

未来会更多的刺激居民消费,盘活我国经济,让居民的钱流动起来。在月人均存款2038元的前提下,报告我国人均居民11万元远比前者要更容易激起人们对经济的乐观看法。

道理是这么说,但居民的对数据的不认可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越是进入现代社会,这类能够在网上发声的居民,就越是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型贫困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的识别变得越来越困难。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在非洲贫困的标准是什么?是一眼可见的下一秒就会饿死,大家有目共睹,无法否认。

但同样的标准放在我国,很明显是不合理的,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非洲差异略大,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摆脱绝对贫困,进入到了下一个关卡,如何精准帮扶到相对贫困的群体。

大家不要看轻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相对贫困的识别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它的识别能够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共同富裕的是社会主公国家努力的目标,也是我国正在努力去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同富裕和相对贫困和人均存款这三个词放在一起,就是一件王炸级别的难事,仅看数据很容易滋生形式主义,但这三者关系要是对了,反而能成为破题的契机。

央行发布的人均存款之所以会激起人们这么大的反应,其实就是人们认为这个数据完全没有把我们实际生活的困难讲出来,自己的生活远远跟不上数据显示出来的富裕。

这就是相对贫困的识别难度,大家想一想怎么识别相对贫困呢?如何认定当今中国的贫困人口,而且这个办法还要全国都能通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以最简单粗暴的月人均收入为例,现在中国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人均收入基本为3000元左右,以这个标准来评定贫困,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就是贫困人口吗?

假设一个大学刚毕业,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学生月薪3000,每个月他的父母贴补他2000元,没有储蓄意愿,基本全部月光,这个应该放到贫困的标准里,领救济金吗?

假设一个双职工家庭,男方月入三万,女方因为在家带娃,休息了几年,出来后找了个清闲工作上班,月入3000元,这算贫困吗,可以领救济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设一个45岁的农民工,每月在工地打工挣5000元,但家在农村,两个马上要上大学的孩子,父母健在,身体不好,全家全靠他一个人供养,这算是脱离贫困了吗,该让他交多少税?

现在大家基本能够明白只靠收入来判断相对贫困的难度,而国家要想识别到全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并实现精准帮扶的难度有多大了吧。

我国城镇居民的贫困识别要更加困难一点,因为城市之间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识别难度也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与精准扶贫》中讲述的泸州市为例,经当地扶贫移民局的数据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纳溪区贫困发生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阳区贫困发生率中等。

泸州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掩盖了当地贫困发生的空间差异,要想实现精准扶贫,就要看清当地隐形贫困高发的相关背景。

当地隐形贫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江阳区和纳溪区,这两个地方位于橘洲市北部,以平原为主,受成渝经济圈的辐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是当地高收入人群的聚焦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聚集拉高了当地的平均生产总值,导致贫困人口隐藏在这些高收入人群中,变得难以识别,让人们在了解贫困,时,缺少入手点。

他们是怎么被隐藏起来的呢,要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连带影响说起。

我们在了解一个地方是否适合我们生活的时候,肯定要了解和我们工作性质差不多的人收入水平如何,他们的收入水平就是我们判定一个地区收入水平的最准确的办法。

随着当地城市化的进展加快,这个判定标准变得不太实用,以低收入群体为例,要想统计当地的低收入人群,或者就业弱势群体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情况,得进行更详细的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部分农民工工资性收入较高,拉高了当地低收入人群的整体收入水平,由于泸州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一般,当地外出务工的人口很多,大部分为农村居民。

他们去往周边较发达的城市,如成都和重庆,能够找到工资较高的工作,这部分人不在泸州当地工作,但在统计居民收入时,却把他们统计在泸州居民里。

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泸州的低收入人群好像看起来工资还挺高的,但实际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会发现并不是这样。

而且当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拿到相对较高的收入时,并不会因此而致富,经济水平提高,他们往往会把高薪赚来的工资投入到房产中,再次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不能实现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的经济发展并非是像那些大城市一样,遍地开花,没有短板,当地是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白酒的上下游生产链在这里非常完备。

白酒企业是当地的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据统计,其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1.4%,这类产业拉动就业主要依靠白酒量产。

这种传统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也不容易空出较多的高薪岗位,专业不对口的高学历人员在这里找不到很多的对应的岗位,收入水平跟不上其他城市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市精准扶贫要面对的问题和央行的11万存款问题一样,数据不会说谎,但数据只是认识事实的工具,不是事实,要想利用数据看到人们背后的真实困境,还是很难。

在农村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靠谱的帮扶体系,不论是危房改造,还是易地搬迁,都在大幅度的提高居民的生活体验,要想识别农村贫困人口,还有村干部在进行二次把关,精准帮扶。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的产业较少,居民的工作统计较简单,大部分农村人还是以种地为主,只需要统计当地居民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种植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可减轻农民生活的很多负担,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集中种植和收割,解放了农民的双手,还有农业专家教授各种知识,提高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在城市帮扶变得尤为困难,城市里经济发展水平高,各种产业非常丰富,光是统计各类企业就已经是极大的工程,如何将这些企业的各类劳动者的中高低收入水平统计出来非常复杂。

而且城市中常常会涌来大批从农村、外地来城市务工的人员,这些人员的户口都不在当地,且流动性很强,今天从事这个工作,明天收拾东西去别的地方,他们怎么纳入统计也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已知的城市中的扶贫手段是,拆迁和改造棚户区,这类人群基本都是城市中的最贫困、最困难的居民,共同致富应该是先从最低端开始帮扶起来。

但写到这里,可能部分网友会比较愤怒,因为当城市的最底层开始改变,并获得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资金,城市里的贫困结构就又要大洗牌。

曾经在城市里还不算最低收入的人群,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下,会变新的穷人,这势必会导致很多人的愤怒,努力工作,结果混到最底层,这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帮扶就是这样,目的在于提升居民的整体的生活体验,但短期之内总会有居民的社会地位重新变动,到时候又会对这类人进行帮扶,轮回而已。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为了从没什么意义的人均11万存款,变为全国所有人最低存款11万,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时代的红利,不用在气愤于脱离生活感受实际的数据,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感。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