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昌

国家领导人最近已经结束了对法国的访问,而后继续对塞尔维亚还有匈牙利的访问,此次国家领导人的欧洲之行在全世界引起了重要反响。

这次,国家领导人跟法国领导人相处非常融洽,而且也有很重要的成果,从两国领导人发出的共同声明就可以看到,法国基本上没有按照美国人对中国的论调走,包括剩余,产能过剩了,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国进行围堵的各种荒谬做法,而且法国马克龙在这次中法之间对于共同在经济层面的合作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描述和规划,尤其在航空领域和其他的新质生产力方面都有合作的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克龙特别虚心地说了一句话,他说现在的欧洲还有法国在美国和中国面前的发展真像小学生,他承认美国的发展,也承认中国的发展,而欧洲是落后了,他表示法国要迎头赶上,要跟中国有很多的合作,相信未来中国一定会买更多的空中巴士,也会和法国有更多的核能合作。因为现在欧洲,德国是废核,但现在整个欧洲对核能的使用重新采取认可的态度,而法国在这方面占有优势,走在前列,而现在香港旁边的大亚湾核电站是法国援助的,但现在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超前,走在世界前列,总之未来法国的电能市场一定对欧洲是很重要的助力。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在两国领导人的访问中提出一个问题,到底现在全球的战略重点是在哪里?在欧洲,还是在印太地区,或是在美洲,还是在非洲,还是在全球蓝或者全球白,这些利益到底怎么看?

现在不管怎么样说,欧洲还是全球的战略重点,用一句中国老话,得欧洲者得天下,未来整个全球格局的发展的方向到底应该怎么看?欧洲举足轻重,但是不是真的这么重要,还是需要评估?法国跟德国是两个强国,法国看起来醒悟起来比较快,为什么?有这几年的原因,关键就是“奥库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三个国家联合把法国甩开,要在澳洲建核潜艇,原来说好是法国来做,结果被拜登一脚踢开,把英国拉进来,马克龙永远不会忘记,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有时候会觉得英国脱欧的投票有点偶然性,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脱欧反而是历史的必然,偶然性暗藏在必然性里面。实际上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所谓的美西方,主要是指美国、英国和日本,欧洲已经有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了。北约也好欧盟也好,毕竟欧洲全世界加起来看特别是西欧加意大利,卢森堡,还有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等,类似这些都加起来,实际上实力还是蛮强大的,作为欧盟,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实际上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而且俄国跟乌克兰之间的冲突也是在争夺欧洲,但问题是这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可能还是需要时间,因为关键还是说,中美之间的此消彼长,过五年、十年到本世纪的中叶堪称大争之世,就可以比较看清楚了,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要仔细地进行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符合客观发展的。首先,从工业上看,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整个欧洲的发展其实是走在全球的前列,后来美国才赶上去,但现在整个欧洲发展的文明程度普及综合来讲在全球还是占有前列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中国反对美国围堵的重要战场在欧洲,美国围堵中国的重点就是“印太战略”,“印太战略”是利用中国周边包括美韩同盟,美日同盟,现在又拉菲律宾进来,搞这些小圈子,还包括拉印度来包围中国,形成了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但中国在印太方面的布局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解美国攻击,中国的武器就是经济合作,中国跟东盟、日本包括韩国跟现在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改善了关系,所以在经济上面,可以在印太地区轻易化解。从这次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觉得未来中国和美国在欧洲战场上的博弈才是非常精彩的大戏,现在俄乌战争还没有结束,美国还面临了中东战争等等的威胁,所以未来局势的发展,即百年大变局还是多彩多元化的。

中国不会那么轻易地被美国挑动,这就是说,采取非和平的手段,希望能够成为全世界和平的倡议者,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亚洲这边没有战争。总之,在欧洲来说有新的变化,欧洲人也苦美久矣因为这两年的俄乌战争,欧洲吃了很大的亏,包括德国和法国也觉得完全听美国的指挥,只会让本国受到更大的损失。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