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高阳 整理/本报记者 陈希子

掌上咸宁报道

这段时间整理书柜,发现一些书籍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尘,有的书还是我写过标记的,才突然想到,这些书很久没有读了。随手翻了翻,依然还能够记起其中的章节和段落,那些熟悉的文字让我想起了当初阅读时的情景。

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容易怀旧,最近这些日子,我特别想把已经散失的那些书买回来,太残旧的书,再舍不得,也只能买新的回来替换了。但如果想重新买一本品相好的,必须与当年阅读的那个版本完全相同。如果版本不同,何以寄托泛上心头的那些“昔日”之感呢!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温故而知新”……旧书和老朋友一样,可以激发你心底的感触,让你回味曾经的时光。许多岁月原本已经沉淀在记忆的深处,在重读旧书的过程中突然会让你想起,一些人一些事,会在瞬间涌现在你的记忆中。

旧书重读能得新意,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部经典,初读初识与重读再识,这其中有知识和阅历的积淀,情境与情感的变迁,更有时代社会的启发,往往能够有新的角度、新的读法、新的触动、新的共鸣,这是令人快慰之事。

书卷多情似故人,无论多累、多烦,打开旧书,我都能触摸到书中文字的温度,触摸到喜爱的每个作家的性情,被他们感染,为他们折服。这文字似沸水,激荡人心,真想立马见到主人公真容,又想立马见到作家真容。

当然,尽管旧书具有诸多优点,我们也不能忽视新知识的重要性。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新的知识和观念来解决。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追求新知识的冲动,而是应该在新旧知识之间取得平衡。在追逐新潮的同时,时不时地回看旧书,汲取其中的智慧,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立体、深刻。

责编:王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