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间,青州府地处偏远,但山清水秀,环境宜人。这里有一处小村庄,名为槐花村,起这名字是因为村子里长满了参天大槐,每到春日,那簌簌落下的黄色花朵便好似金雨一般,分外迷人。

村里住着一家人,家主贺化仁,妻子张氏,还有个儿子贺文清。化仁本是个贩夫走卒,靠着贩卖杂货为生。不过,最近生意一落千丈,家中仅存残馀。在一次外出做生意时,贺化仁遭贼劫财,逃脱一劫后又不慎坠崖身亡。

"啊~~~"消息传来,张氏痛哭失声,无助的贺文清亦泪流满面。他年纪尚小,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此番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晴天霹雳。眼见家中仅存无几,他不禁哭喊着:"娘,我们可怎么办啊?!"

张氏虽悲痛欲绝,但见小儿如此无助,只得硬着头皮拭去泪水,拥抱住贺文清安慰道:"别怕,有娘在,咱们还有族人的接济,度过这阵子也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家虽有亲族资助,但毕竟只能勉强维系温饱。张氏深知儿子将来还是要出去闯荡的。于是她将压箱底的三百两银子拿出,交到儿子手中,叮嘱道:"文清啊,这钱都是你亡父当年赚的血汗钱,现在就全给你了。你长大了,外出经商吧,只是可得谨记为人处世之道——"

"做人诚实为重,决不能欺瞒他人;待人以礼相待,切不可趾高气扬;行事循规蹈矩,谨防贪婪伤身。"贺文清一一回应着。张氏见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道:"好孩子,说得是。不过今后路还长,你可一定要牢记吾言,方能扶摇直上!"

贺文清满含热泪,深深磕了三个响头,对母亲说:"孩儿谨记母训,定当殚精竭虑,发愤图强,终有一番作为!"

次年春暖花开之时,贺文清怀揣银票,饱含着家人的期望,满怀憧憬和干劲往京城进发。行色匆匆,一路上他风餐露宿,终于走到附近一座村落,离京城只剩一段山路了。

哪知,就在休整准备翻越这座小山时,贺文清遭遇了一件怪事。只见不远处一名瘦小老者气喘吁吁地拨开泥土,好像在挖什么。贺文清上前询问:"大伯,你可是在挖坟啊?"

"正是正是,奴家老朽只在东家家有个快不行的老丈人,奴家拿手短,只能一点点挖……"老者说着便咳嗽不已。

贺文清看在眼里,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大伯,不如让小的来吧。"说罢当即接过锄头,在先前那个坑里铲了几铲,坑便深了些许。

就在这时,一人突然从村子里跑来,对老者吆喝道:"喂,阿二,快回去吧,你那老东家活过来了,说把你叫回去!"

老者闻言惊喜交加:"啐!那可真是万幸!"说着把锄头往旁一丢,头也不回地跑了。

贺文清见状,只得将锄头插在旁边一块大石边,准备就此离开。哪知刚走出村子,就遭了强盗伤了财,几个彪形大汉飞起一脚,将他踢倒在地,抢去了银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打被抢,孤身一人的贺文清怀揣着满腔 悲愤、痛苦和迷茫,只得耷拉着脑袋,沮丧万分地返回家乡。张氏一见,惊呆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钱呢?都发生了什么?"

贺文清痛哭着将遭贼劫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述说了出来。听罢,张氏只叹了口气,但并未责怪于儿,而是无尽怜爱地拥抱着痛失银两的儿子:"傻孩子,外面的世道险恶,你才第一次出来闯荡,遭此挫折也是意料中事。不过有母在此,等你歇息几日,再给你一些银钱,你便再去尝试吧!"

怀着母亲殷切的嘱托,贺文清自恃有了教训,在出发时便将所有银票藏在了靴筒里,以防止再被人洗劫。不料到了半路,仍然遭了一伙山贼的打劫。

彻底身无分文,前程渺茫,贺文清陷入绝望的深渊。他来到一座废弃的庙宇前,索性准备了断了这残余的性命。

就在贺文清准备上吊之际,突然一位身着破旧僧衣的老者推门而入,对准他怒斥道:"住手!你这年纪轻轻的就想不开自杀,大不孝啊!"

贺文清被喝止,半边身子都悬在空中,惶恐不安,支支吾吾地将身世和遭遇都诉说了一遍。那老僧听罢眉头深锁,沉思半晌方说:"你莫不是触怒了什么神佛?所以才遭此劫难吧?"

贺文清疑惑不解,只是摇头:"我一直谨守母亲教诲,为人处事谨慎,不曾招惹神明啊。"

老僧上下打量贺文清,忽然便是一笑:"阿弥陀佛,原来是你得罪了本地的'太岁'啊!"

"太岁?那是何方神佛?"贺文清被老僧一语点醒,猛然想起自己在那山村里曾为人挖坟的遭遇。他诚恳地将细节向老僧复述了一遍。

老僧听罢会心一笑:"原来如此,你当日确实做了伤天害理之事。'太岁'乃本地掌管岁纪的重要神灵,你在其住所动了土,自然会招来不祥。"

贺文清恍然大悟,不禁愧疚万分:"怨不得家破人亡,原来是我亲手触怒了神明啊!老施主,可有解脱之法?"

"自有门道。"老僧淡然一笑,沉声说道:"你且回到那座山村,将当日那口渗人浅坑重新挖开,直至太岁现身为止。只要你诚心悔过,太岁或可宥恕。"

贺文清一怔,旋即拜伏在地,恳切央求:"弟子当竭力遵从,只是恐动了太岁的龙尾,招祸不浅啊。"

"哈哈,你放心。"老僧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岁向来喜怒无常,心地却也不坏。关键看你下不下定决心了。"

经老僧一番开解,贺文清暗自壮了壮胆,遂起身重返当年所行之处,决心追根究底,扫去心头阴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山村,贺文清很快便找到了当年那口未完的浅坑。他握紧手中锄头,额头微微渗出冷汗:此举是否英明,实在捉摸不透,生怕自乱阵脚,再惹大不里士。

可一想到家中期望重重,朝思暮想的愿望;一转念及母亲的教诲,他便鼓足勇气,挥锄狠砸向泥土。

咚!咚!咚!锄头捶地,泥沙飞溅。贺文清放开了干,一口气便挖出个三尺多深的大坑来。正待喘口气,突然,坑中出现一抹诡异的蠕动红光……

贺文清吓了一大跳,伸手将其抓起一看,原来是一大团血淋淋的怪肉!这肉芽不停蠕动着,散发出一股腥臊腐臭,让人作呕。贺文清迟疑了一下,抓起一根树杈就往上狠抽猛打。

就在贺文清打红了眼挥舞杈条的时候,老僧突然施施然走来,开口喝止:"且慢!那乃不可亵渎之物,你可知晓些许来历?"

贺文清一怔:"这……这不就是一团发臭的烂肉吗?"

老僧摇了摇头:"哪有那样简单。你原是得罪了这里的地头蛇,乃'岁神太岁'的化身。你若心存不敬,只怕岂止是这点糟啦!"

贺文清吓得魂飞魄散,万分后怕,连忙双膝跪地,向那团"怪肉"连声赔罪。只见那团肉块突然龇牙咧嘴,化作一位青衣少年:"哈哈,贺兄可算把我唤醒了!既已如此,不若两清了吧。"

老僆见状,满意地笑了笑,随即吩咐贺文清:"你将这'太岁'肉灵芝砍下一半,拿去城里变卖。只要换得重金,往后的生活就无忧了。"

贺文清听从建议,割下半团"太岁"肉灵芝,抱在怀中就向省城进发。不料,一路上竟有富商看中这奇物,高价千金将其购去。贺文清一夜之间暴富,旋即兴办起糕饼小铺,生活渐渐步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