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流传镇江14岁女孩跳河自杀的视频,有说因为离婚的父母不愿给她生活费,令无数人感叹家长只负责生育,却不能担起为人父母责任照顾孩子,也有说因母亲打骂,她一气之下才从大桥跳下。

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自杀,直觉上肯定是父母抚养或教育不周,但深思之后才能发现——根本上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太单调,在父母处碰到钉子之后,竟然丝毫找不到求助之人,拍视频者和行人是看客,一个无人可依靠的绝望才会自杀。因此,父母虽然有责任,但我们并不应把根本责任归咎于他们,社会结构单调和社会冷漠才造成自杀的一幕幕悲剧。

1、无比浅薄单调的社会结构

当我们把责任归咎于女孩父母之时,就犯下盲人摸象的错误,却也告诉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世界——人人原子化的社会现实,所能信赖的只有自己或家长,除此之外就无可信之人依靠。独生子女一代让家族关系走向解体,更有无数左派为家族解体欢呼,认为清除旧社会的残余,仿佛这样就能打造出大同世界,事实是丢弃传统家族关系,也就同时把孩子和水一起泼出去,失大于得。

中国更缺少社会捐助支持的社会组织,它们是怀有社会热情的志愿者力量,更多的是行政组织延伸的街道和社区,执行的是工作任务而非热情。一个人若没有钱根本就无法生活,乞讨可能是唯一出路,西方有强大的社会保障,无家可归者能在教堂和社会组织领到免费食物,不用丢弃尊严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无法寻求帮助的社会现实

虽然缺少社会保障力量,但中国有强大的权力机构,即使父母不值得信任,家族或可提供支持,再不济也可在社会组织救助,或者是社区和街道,至少也可求助于权威的警察。

事实是警察离大众生活太远,反而无处不在的是保安和城管,警察较少在街头巡逻,不能随时快速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倒是交警无处不在检查罚款,街头警察几乎很少巡逻出现。

其实在一百年前的北京,警察遍布全城负责落实政府绝大部分工作,随时出现帮助起冲突的市民调解纠纷,市民也愿意找他们评理,俨然是倍受尊重的道德权威,家庭中的夫妻也找他们处理矛盾,穿街走巷的他们能在冲突尚未发生时就解决,让北京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城市。

3、构建结构完整的社会防线

当我们把女孩自杀的责任完全归咎于父母,虽然简单易懂,却让社会变得无比软弱无力,任何人都会犯错,父母只是第一道防线而已,必须构建更多防线才能减少青少年甚至成人自杀的可能,让他们有更多选择,如与亲戚的信任关系,家族成员能在绝望时给予金钱和情感支持,教师能对孩子给予情感和信念支持,或者广泛被认可的社会组织,若陌生人也能帮助就更好。

但最能帮助青少年的是警察们,可以成为孩子们自杀前的最后一道防线,警察们需要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了解并接近,也应该走向街头让孩子们轻易看见,即使青少年一时想不开心生恶念,偶遇也会增加他们的求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