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某小学“600元防攀比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全网热议,家长不理解,网友不认同,学校称是教育局安排的调查任务,真相到底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也想不到,一件发生在小学的事件惊动了央视,为了搞清楚真相,央视记者来到了淮北,要搞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最终得到的答案是:工作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时已不同往日,要知道事业单位已经是热门就业选择,人员素质都非常高,教育局办事还能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吗?不知道那些自圆其说的解释是如何说出口的,又如何让人信服呢?

此事还要从家长吐槽说起,5月7日,有家长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称收到了孩子学校的一份问卷调查表,学校为了防止孩子们攀比,拟统一购买600元一双的运动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流出的问卷能看到,建议学校像购买校服一样,统一组织家长出钱购买“校园健康运动鞋”,鞋的价格600元左右。

该问卷给家长提供了两个选项,支持或者不支持,并分别预设了相应的理由,让家长给出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对于小学生家长来说,他们并不清楚问卷调查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看到这样的问卷,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学校有意要给学生统一购买600元的运动鞋,可是家长的条件也有差异,一双鞋600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穿得起。

可如果选择“不支持”的话,又是什么后果呢?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舆论发酵后,学校方面表示,这仅仅是一份问卷调查,用来反馈信息,学校没有统一买鞋的计划,而且学校是接到了教育局的任务,在全校65个班级中,抽取了4个班级进行调查,向大约200名学生发放了问卷。

有意思的是,在面对央视采访的时候,教育局装备科工作人员表示,只是为了收集数据,反馈工作,在小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但实际上没有要求学校统一买鞋的想法,问卷中的600元是“工作失误”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这种解释很苍白,一方面,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一般素质都不差,尤其是具体的经办人员,大概率都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真的会对调研材料理解有误吗?即便如此,一份正式的调研材料在放下去之前,难道不应该进行审核吗?

面向学生和家长的调研,往往都是基于教育科学需要,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情,无论是问卷设计还是内容,都应该反复斟酌和审核,学校在发放时也应该解释清楚。

可面对家长的质疑,用“工作失误”就打发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部分网友所说,家长穷但不傻,穿不起600元的运动鞋不假,但那些所谓的调研问卷问题很明显,无论怎么解释,都难以消除人们内心的担忧。

因为这里面的逻辑很简单,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为何突然开始关心孩子穿什么鞋子?如果这一次没有人反馈,下一次是不是开始关心学生背什么书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即便是校服,家长有时候都苦不堪言,春夏秋冬,两三年换一次,没完没了,争议不断,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局真的应该关心学生穿什么鞋子吗?

既然是防攀比,家长给孩子买200元左右的鞋子就很好了,谁盯着孩子的脚,就很容易让人怀疑动机不纯,教育局内部还是应该搞清楚谁该为此事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