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影像Tech ;编辑:七鸢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2024年5月6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影医疗”,688271.SH)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就经营情况做出介绍,并对市场表现、未来展望、产品研发等问题作出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度,公司各项关键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14.11亿元,同比增长23.5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增长19.21%。毛利率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为48.48%,较上年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0亿元,同比增长6.22%;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0.20%。

收入的区域分布

2023年度,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收入97.33亿元,同比增长19.37%。国际市场实现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9.7%,国际市场收入实现收入16.78亿元,同比增长54.72%,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国际市场占收比进一步提升至14.7%。凭借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公司在海外各区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收入的产品及产线分布

2023年度,公司实现设备收入99.27亿元,同比增长21.10%;服务收入实现10.69亿元,同比增长42.78%,服务收入占比达到9.37%,较上年同比提升了1.26个百分点。

分产品线来看,2023年公司CT收入40.66亿元,MR收入32.79亿元,MI收入15.52亿元,XR收入7.6亿元,RT收入2.7亿元。其中MR同比增长58.5%,XR同比增长32.83%。

按2023年新增市场金额口径,公司是中国市场主要的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设备厂商。公司的PET/MR、PET/CT、XR均排名第一,其中乳腺DR及固定DR持续第一。CT排名第二,其中高端及超高端CT显著增长,国内累计装机超400台。MR排名第三,在3T以上细分类别,公司的5T开辟并引领了超高场磁共振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RT排名第三,累计在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等用户超过100家。公司在影像及放疗设备的综合市场份额取得持续突破。

# 未来展望

当前,行业正身处在一个科技大爆炸的变革时代。AI、大模型、元宇宙、芯片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不断孕育成熟、多点突破,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涌现,正在迅速引发千行百业的颠覆性变革,也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当下,国家对于科技创新也高度重视,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发展新动能,为医疗健康行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能,用新一代先进装备和技术推动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全面跃升。

随着临床场景的不断丰富,医疗资源在医疗供需、成本和效能等方面,面临共性问题,因此“高智能+低成本+广连接+早健康”是医疗健康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公司将进一步致力于深入创新链源头,推动技术原始创新、设备自主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场景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攻坚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面向精准化、数智化、可及化、诊疗一体化、低碳化等技术趋势,加新技术与高端医疗装备的深度融合,持续向市场推出具有全球竞争力、性能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丰富产品布局,增强品牌效应,建立优秀的人才梯队,提高协同效应,成为世界级医疗创新的引领者。

# 互动问答

1、问:2023年,公司营收保持着不错的增速,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哪些方面?

答:整体来看,在2023年度,公司营收达到114.1亿元,同比增长23.5%,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实现了全年预期,这一成绩的取得有多方因素。

首先,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原则,在每个产品线上不断更新迭代推出新产品,从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在设备收入方面,公司2023年实现99.3亿收入,同比增长21.1%,其中MR和XR增长突出。MR收入为 32.8 亿,同比增长58.5%。公司各产品线的收入结构呈现着高端化、多元化的趋势,表现在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其次服务收入和设备相辅相成,与设备累积装机量息息相关,随着装机量不断地提升,公司的服务收入将持续增长。目前,公司服务收入已达10.7亿,同比增速42.8%,服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26%。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提升在研发、技术、质量、营销、服务、供应链等多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落地,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全球的市场需求, 积极建设更为完善的供应链和营销服务体系。在供应链方面,我们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取得了有效的降本增效成果,在2023年实施库存优化举措后,我们同时地整合采购资源、优化控制流程,达到采购的降本增效。

同时,公司建立了全球区域营销管理机制,全面升级营销管理体系,开展“代理商平台国内外上线”、“业财一体化”等信息化建设,并且全面提升预算体系和管报编制等举措。这让公司能够更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以及业务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强化营销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销售的成功率,缩短了销售周期。另外,公司持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更加高效的研发流程,推动研发和产品创新,助力公司的长期发展和2.0升级。

最后,随着各级政府卫生健康预算支出扩大,各级财政也在卫生健康领域予以配套补充,并按照顶层设计,有计划、有节奏的落实和推进,补足体系短板,包括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医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更具指引性、精细化、明确化的管理办法正在助 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综上内外部因素相互牵引,推动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

2、问:截止到2023年,公司在海外各区域的市场表现如何?各个地区主要倾向采购的设备类型是哪些?2024年海外市场的预期和增长目标是怎样?

答:截至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收入达16.8亿元,全年同比增长超50%,海外市场占收入比例接近15%。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拓展策略明确,并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执行,为海外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球成立超30个区域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及代表处,同时服务及物流网络覆盖超70个国家/地区,全球售后服务团队超1,000人,确保了高效服务支持,保障了服务收入的迅速增长,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体系建设。

进入美国市场五年来,公司已建立了生产,销售、技术和服务体系, 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高端,性能优异, 服务好),我们的员工已经遍及美国36个州,超过30个州已经安装了我们的设备。其中,不乏像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耶鲁大学、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德克萨斯大学McGovern医学院等一批全球顶尖知名机构。

在欧洲市场,公司已有上百台设备正在服务多家医疗机构。在意大利,数字化PET/CT设备、3.0T磁共振uMR Omega进驻了具有百年历史的Sacro Cuore Don Calabria圣卡布里亚医院,助力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临床研究。同年,我们的数字化PET/CT uMI Vista入驻最古老的千年大学、意大利顶尖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博洛尼亚大学附属IRCCS医院。未来,随着品牌认知度的提升,我们不断加深市场覆盖,将进一步拓展欧洲英国、法国等市场。

在亚太及新兴市场区域,公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报告期内, 公司在韩国、越南、泰国、菲律宾、独联体、印度、澳新等市 场保持高速增长。 在拉美地区,公司也在持续推进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家地区的销售、服务及体系建设。

总之,公司以整体解决方案,主推中高端产品的同时,覆盖不同区域、不同需求的市场和特点,公司的创新产品在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普遍很受欢迎。 但不同区域市场的起点不同,2024年度,我们将通过创新产品,加深与各区域伙伴的合作,加深体系建设,稳扎稳打,助力海外业务的高质量成长。

3、问:关于设备更新政策的解读,医疗领域的产业端,大概是怎样的感受,对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需求拉动有多大?对公司2024年的预计,需求更多是体现在三级医院,还是说基层市场?

答: 此次《行动方案》的实施设备更新的力度大、 时间周期长, 对未来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卫生健康体系、产业结构及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认为,从三个层面可以看到,此次针对医疗装备领域进行设备更新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振内需、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先进产能的比重,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结构的有效转型和升级。

首先是医疗机构层面,目前在高质量能力建设要求下,各级医疗机构引入更多先进、高效的医疗设备、提升诊疗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是现阶段医疗机构能力向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医疗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级医疗机构的设备使用年限已存在一定周期,旧设备的性能逐渐衰退,随着新的临床应用场景的出现、现代诊疗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诊疗效果、以及诊疗效率亟需提升,因此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应用的迭代需求广阔。

其次是产业结构层面,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也将促进医疗设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医疗行业带来升 级、协作和创新的动力,也是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至现阶段,进一步向上跃升,提供了机遇。

最后从经济结构的有效转型,医疗健康行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既是压舱石,也是新动能,作为技术、人才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通过先进制造业、健康服务业与科技创新的有效结合,实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助力经济的有效增长,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公司将依托多模态跨尺度影像、放疗、介入设备及数智化平台技术的完整布局,以全面的创新解决方案,积极助力各级医疗机构的发展与转型以及高质量建设。

4、问:公司销售和研发费用端,2024年的投入规划会有较大提升或波动?投入节奏从规模角度看,是4个季度平滑投入,还是特定季度高投入?

答:公司的研发费用组成主要在人员和物料两方面。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发下一代产品,并滚动推出创新型产品,以保持产品、技术的行业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在所有产线都在开展新产品的研发项目,因此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通过新一代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打造,研发费用在各季度的支出相对平滑有序增长,公司的全年研发费率将控制在稳定区间内。

国际医学影像企业:

中国医学影像企业:

主编|赵清 审核|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