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曝“窝案”事件以来,云南白药股价已连续2日下跌,截至5月10日午间收盘,云南白药股价下跌1.93%,每股跌至53.36元,市值952.08亿。与5月8日收盘时的1012.82亿相比,市值已蒸发60.74亿。新京报记者就“窝案”事件与云南白药核实,相关负责人称,公司没有获知相关信息,具体情况以公司披露的公告为准。

公司高管先后因个人原因辞职

5月8日晚,有媒体报道,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爆发“窝案”,原董事长王明辉、原首席运营官兼高级副总裁尹品耀等5位公司曾任高管,从2023年年初至2024年年初,因涉及同一事项先后被纪委监委部门带走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王明辉,云南曲靖罗平人,曾任大理宾川县医药公司主持工作副经理,昆明制药厂计划经营科副科长,昆明制药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昆明八达实业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等职务。

1999年5月,王明辉出任云南白药董事、总裁。2004年5月,出任云南白药董事长兼总裁。

2023年3月6日,云南白药发布关于董事长辞职的公告,王明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以及在云南白药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职务。

2023年3月15日,云南白药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公司首席销售官、高级副总裁王锦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首席销售官、高级副总裁以及在云南白药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一切职务。2024年2月7日,云南白药再次发布公告,公司首席运营官、高级副总裁尹品耀以及首席人力资源官余娟皆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

新京报记者发现,王明辉、王锦、尹品耀、余娟等人皆是在任期结束前辞职。目前,董明任云南白药首席执行官、总裁。2023年3月,云南白药聘任赵英明担任公司首席商务官、高级副总裁;2024年2月,云南白药董事会选举张文学担任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窝案”或涉及收购万隆控股一事

另有媒体5月9日报道提及,王明辉等人被调查或涉及云南白药收购万隆控股一事。该事项也是云南白药启动混改后的第一起收购案例。彼时,云南白药将此举意图阐释为“提升国际化水平,进军工业大麻业务”。但实际上,万隆控股一直以放债为主营业务之一且近年来出现借款人债务违约,并在2022年给云南白药造成大额减值损失。

在王明辉之前,龙江曾担任云南白药相关公司的一把手。据云南省纪委监委今年3月消息,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龙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云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记者注意到,王明辉从1999年调至云南白药工作,在他的主导下,云南白药曾推出“含药”创可贴、牙膏等爆款产品,业绩大爆发,由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1999年,云南白药营业收入2.41亿元,净利润0.34亿元;2004年,营业收入18.32亿元,净利润1.71亿元。至2022年,云南白药营业收入达到364.88亿元,净利润30.01亿元。

近年业绩表现不俗

云南白药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07.74亿元,同比增长2.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12.12%。

公司在分红方面也颇为慷慨,已经连续30年向股东分红。截至2023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已超过240亿元。持续分红的背后是业务的高速发展。2023年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1993年至2023年,云南白药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73倍、314倍。

在云南白药的业务板块中,2023年,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64.81亿元,同比增长8.16%。白药系列核心产品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毛利率为70.6%。其中,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贡献超过17亿元,同比增长15.27%;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的销售收入分别超过9亿元、6亿元,云南白药(散剂)及云南白药创可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其他品牌中药类产品增长亮眼,蒲地蓝消炎片、藿香正气水销售收入均实现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近16%、124%。

健康品事业群板块,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4.22亿元,同比增长6.50%。口腔护理领域,云南白药牙膏国内市场份额24.60%,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中药资源事业群板块,实现对外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约22%,其中三七中药材外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1%。医药流通业务方面,省医药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90亿元,同比增长5.63%。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