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八小时,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而是在这颗星球上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事物。

在我们这边,这项制度大约始于1995年。掐指一算,已经年届三十。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表示,从来没见过啥叫五天八小时。

随着部分发达国家,以及与我们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新加坡,开始推行四天工作制。这让实现广大网友的五天八小时梦想,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作为一项被广泛讨论的社会科学,人们从自己所接触到的范围内、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这种看法,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一,反对五天八小时,建议实施当前的工作制度。持这类看法的网友,一部分是既得利益者,认为降低劳苦大众的工作时间,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情况。

另一部分网友,相信依靠所谓的加班工时,能够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生活水平。

二,赞同五天八小时,这类网友相信随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将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在作者看来,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并不与延长工作时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之所以要延长工作时间,以获取更高的报酬,与当前最根本的劳动分配制度-勤劳致富、多劳多得有关。

来自人社机构的企业薪酬调查信息,一定程度上,支持着作者的观点。

我们整理了2022年度56个职业中类的收入分布情况,并按照职业属性,将职业划分为领导岗、技术岗、服务岗、办事岗、农林牧渔岗和生产制造岗六类。

图表中,引入了分位值数据,从左往右的五条竖线,分别表示10%、25%、50%、75%和90%分位值收入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技术岗、领导岗以及部分服务岗相比,生产制造岗、农林牧渔岗的收入水平,明显要低出不少。

跟技术岗、领导岗、服务岗相比,生产制造岗、农林牧渔岗的工作时间,通常也要长很多。毕竟在工厂里,加班是提高劳动报酬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相信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哪怕是包含了延长工时的收入,生产制造岗的收入水平,仍然要低于前述的技术岗、领导岗以及部分服务岗。

让生产制造岗位不通过加班就能获得更高的报酬,是否一定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呢?答案是未知的。

如果有关部门有心,可以尝试通过试点,来观察这种竞争力的变化情况,而非像有些网友所言,工厂执行不了五天八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