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全球经济的宏伟舞台之上,历久弥新的美国国债始终为人们的焦点所在。然而,自最近两年以来,各方对于美债的看法与态度似已悄然发生转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以及日本——这两个过去曾频频成为美国国债主要的抛售方如今却并非最大的沽空者。那么,全球最大的美债卖家究竟何许人也?而中国为何又会持续地削减其所持有的美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原因

在最近数年间,全球金融市场中发生了诸多引人瞩目的事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对于其所拥有的美国国债的处理方式。

观察可见,在过去的这些岁月里,中国采取了大幅降低手持美国国债规模的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前2月,中国便累计减持413亿美债,如今,中国手中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已降至775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低。

这样的减持行为无疑令市场感到震惊。

回顾2013年,当时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总规模高达惊人的1.3万亿美元,堪称美债市场中的重要投资者。

但现在,时间一晃眼过去,情况变了,中国已经抛售了近40%的美债,总额高达5250亿美元。这对美债市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地震。

为什么中国要这么做呢?

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的债务规模。自从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为了刺激经济,不断举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美债规模已经超过34.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2023年的GDP总量27.36万亿美元。

债务越多,违约风险自然也就越高,作为重要的债权国之一,中国当然得担心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除此之外,中国逐步削减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亦另有缘由,即旨在调整其外汇储备的主要结构。

自往昔以来,美国及其债券体系一贯占据着我国外汇储备总份额的近乎70%,仅余下约30%的份额被分配给各类其他投资标的物。

如此比例,无疑使得我国货币汇率易受波动,同时亦制约了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灵活性与多元化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已着手逐渐缩减对美国国债的持有规模,并相应地增加黄金等其他投资品种的持有比重。黄金作为历史悠久且备受信赖的避险资产,其流动性及稳定性均表现出色。

因此,增加黄金储备不仅有助于降低我国对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的过度依赖,更能提升外汇储备的整体安全性与多元性。

如今,我国已连续18个月保持黄金购买力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我国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储备已攀升至7280万盎司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充分彰显出我国在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中所具备的深入洞察力,以及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所展现出的卓越智慧与担当。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不仅在保护自己的经济安全,还在积极调整和优化国家的金融资产组合。这种策略的转变,不只是单纯的金融操作,更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一种应对和预判。

所以,当我们看到中国这样的减持动作时,这其实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国家的资产,确保在未来不稳定的金融市场中能够保持足够的安全和灵活性。这样的策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记吃不记打”

近两年来,日本在美国国债(美债)市场上的动作频频,真是让人看不懂他们到底想干嘛。一会儿大举抛售,一会儿又狂买回来,这样的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相关历史背景。

早在2022年,日本政府便开始大力减持美国债务。在此期间,其累计抛售规模高达2200亿美元之巨。

从这个庞大的数值架构中,我们足可见证出当时的日本政府为了缩减对美国债务的持有力度,可谓是不遗余力。

然而,这一系列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源于市场对于美元利率上调的普遍预期,从而引发了美元兑换日元汇率的急剧攀升,甚至一度触及到160的高位。

这样的汇率对日本经济是个巨大的打击,日元贬值厉害,买东西的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日元贬值其实从2022年就开始了,因为那时美元的利息开始上升,自然就吸引了很多人投资美元,这就对日元造成了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开始抛售手中的美债,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日元有一点缓冲的空间。

但奇怪的是,到了2023年,日本的做法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们不仅停止了抛售,反而开始大规模买入美债。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日本以总额超过600亿美元的规模积极购入美国国债。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度的头两个月份,这股趋势仍在延续,日本再次增加其拥有的美国国债数额至高达313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显眼的动作不禁引发人们深入思考,究竟日本政府在此过程中所意图展现或者隐藏的那份心思呢?

说到底,日本这种“记吃不记打”的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美国的依赖太深了。作为美国的忠实盟友,日本在面对美元和美债市场的时候,总是难以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

尽管美元的强势让日元承压,但日本似乎还是抵抗不了美债的吸引力。

现在,美国的行为让日元大幅下跌,日元汇率已经到了让人难以直视的地步。

不过,日本央行是否会干预市场,是否会继续减持美债,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因为金融市场的动作总有延迟,我们可能要等到6月中旬才能看到4月份的详细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策者肯定是头疼不已。他们需要在维持经济稳定和保持与美国良好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不管怎么说,日本在美债市场上这种时而买入时而卖出的行为,无疑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和挑战。

看来,日本在处理美债问题上还真是充满了戏剧性,让外界捉摸不透他们的真正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最大美债卖家“现身”

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美国国债一直是个大热门,但你知道谁是这个市场的最大卖家吗?

答案可能会让你吃惊——不是中国,也不是日本,而是美联储自己。

自从2022年开始,美联储就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抛售潮,每个月都要抛售近1000亿美元的国债,包括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350亿美元的抵押支持证券(MB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2年,抛售总额已经超过了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抛售量。

这种大规模的抛售背后,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购入美国国债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这确实在短期内稳定了经济,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通货膨胀的飙升,严重威胁到了经济的稳定性。

为了控制这一现象,美联储开始了逐步的“缩表”操作,即通过抛售手中的国债和MBS来回收市场上的流动性,希望借此抑制通胀。

实际上,美联储所采取的策略确实卓有成效,其显著成果在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自从实施该政策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从先前的7%-8%逐步降低至今年三月份的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一政策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它同样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例如,随着国债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国债价格开始出现下滑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债券收益率的攀升。

这一现象不仅对全球债券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与美国债券收益率密切关联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更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这一情况还使那些高度依赖美元债务的国家承受着更为沉重的偿债压力。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持续抛售美债导致的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下降,可能会增加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影响其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

同时,美元走强可能会加剧全球货币体系的紧张局势,可能引发更多国家采取竞争性贬值的措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全球经济大戏里,美国国债一直是个大角色,但最近美联储开始抛售自家的债券,搞得市场有点儿动荡不安。

现在大家都在问,这些被抛售的美债最后会落到谁手里?

说到这,其实答案还真不复杂。主要的买家还是美国国内的投资者。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手里握着76%的国债,连美联储自己都还握着大概18%的份额。

你看,尽管全球经济波动,但美国国债因为稳定和低风险的特点,还是很能吸引人。

特别是现在10年期国债的利率高达4.7%,很多人宁愿从风险高的股市撤资,转投这种稳妥的国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这种避险的心态越来越明显,大家都想把钱放在安全点的地方,国债自然就成了首选。这就是为啥,即使美联储在减持,美国国债还是能找到买家。

当然了,美国这么操作,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也有不小的影响。随着美国持续抛售国债,不少像中国这样的海外投资者也开始减持,外界持有的美债比例已经从34%降到24%左右。

这对中美经济关系是个考验,也迫使中国去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比如减少对美债的依赖,增加黄金这类资产的持有,以此提升整体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这种策略的转变,不仅是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变动的应对,也是对未来潜在不确定性的一种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美联储的抛售行为对国内通胀有所控制,但其引起的全球市场波动,特别是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和美元走强,仍然对许多国家造成了压力。

这些国家正面临着债务偿还成本攀升及经济增速减缓的双重压力。更为复杂的是,美国公债供应量的递增或引发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调整,从而对全球其他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如此种种形势变化,美国本土投资者已然成为美债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支柱。

他们的“避险”投资行为表明,在当前全球金融环境中,稳健的投资策略仍然是许多人的首选。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美国国内对经济前景的普遍担忧,以及人们对保持资本安全的持续追求。

未来,随着美联储继续调整其货币政策,全球金融市场可能会继续经历波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能需要采取更灵活、更具前瞻性的策略来应对这些变化,确保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

同时,美联储的政策转变和美国国债市场的动态将继续是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还可能重塑国际金融格局。

综上所述,虽然美联储目前通过抛售美债控制了国内通胀,但这一策略的全球影响深远,特别是对于那些与美国经济紧密相连的国家。

在这个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时代,美国的每一个经济决策都可能给世界带来波澜。

信息来源:

《美债利息有多夸张?美国财政部仅3月就付息890亿美元!》华尔街见闻

《巴菲特谈美债:不担心美国债务规模,而是担心财政赤字前景》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