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埃及转了一圈,从最北端的亚历山大到最南端的阿斯旺,到最东边的赫尔格达,当然还有首都开罗,感触还是蛮深的。

一、埃及的现状

百度上能查到的东西,我就不在这里说了,只说我一路的见闻和感受。

经济

埃及似乎没什么经济支柱产业,除了苏伊士运河和石油天然气。埃及石油储量在非洲排第六,天然气在非洲排前三,原油日产量为71.15万桶,天然气日产量为1.68亿立方米。对比一下看,中国原油日产量是430万桶,沙特是900万桶,澳大利亚是43万桶,泰国是39万桶。

埃及汽油很便宜,11.5埃镑/升,如果按照黑市1:7左右的人民币汇率,算下来就是1.5人民币/升。但是因为巴以冲突,苏伊士运河的航运大受影响,对埃及影响也非常大,汇率一天一个价。埃及打车也非常便宜,用滴滴global在开罗打车,走了40多分钟,花了140磅,差不多20人民币不到,后来了解到油价才明白为啥这么便宜。

埃及超过1亿人口,2022年人均GDP差不多4200美金(这应该是按照官方汇率算的),也就是差不多人均30000人民币的收入,每个月差不多2500块的工资。实际情况应该要比这低很多。

汇率

埃及没什么外汇储备,截至2022年底外汇储备是240亿美元,且连年下降中。埃及是完全开放的经济,所以本国对汇率的控制力很有限。美元是最受当地人欢迎的硬通货,很多高级酒店、商场只收美元,不收当地埃镑。

最近(指2月初)人民币兑埃镑汇率,官方4.3:1左右,但黑市是8左右。同样,美元兑埃镑官方是30.9,黑市是67左右。所以说为什么上面的人均GDP是有比较大水分的。实际情况是,按照真实的汇率,人均GDP应该至少要减去1/3左右,也就是3000美金而已。

整个埃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应该是二三十年前建的。

以开罗来说,整个城市是破烂、拥堵、肮脏的典型代表,完全难以想象是2200万人口大城市和6000年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尼罗河岸边有少数几栋装修略好的高楼之外,很难看到高楼,甚至这几栋高楼,至少是20年前建设的。

下图是开罗最市中心的尼罗河两岸,就在埃及博物馆边上的十月六日桥上拍的。右下角那栋土黄色的高楼是希尔顿酒店,应该至少建了20年了吧,左上角那个高高的是开罗塔,应该不能上去,只能远观,坦白来说很普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几栋高楼之外,我在开罗穿插了好几天,没见什么高楼。那普通老百姓的楼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的图片是典型的代表:这是不是像国内70年代建的房子?开罗老城基本都是这类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开罗的街道都是肮脏的,街上垃圾到处,纸屑、垃圾袋、果皮乱扔,拐角很多都是尿骚味,灰尘巨大,走一天回去鼻孔都是黑的;整个城市没几个红绿灯,核心区非常拥堵,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随意马路中间插入过马路,随时随地感觉都会发生交通事故。

当然,埃及正在开罗的东边建新开罗,目前新开罗已经初具规模了,比老开罗确实要好很多。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住在老开罗里。

商业

在开罗,我特意去当地最大夜市、老城区去晃悠了两三个小时,感觉经历了中国30年前的小商品市场一样。下面这个市场离爱资哈尔清真寺不远,几乎就沿着头上这个立交桥在马路两边摆满了摊,大概有2公里长,卖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拖鞋、t恤、被子、灯具、运动鞋、塑料制品等等,拖鞋50磅,t恤80磅等,价格都很低廉,感觉就是义乌小商品一条街,全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整个桥下的交通水泄不通,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寸步难行,路面被摊贩占了三分之二,我当时去的时候是下午3点半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餐厅吃饭,如果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10~20块就能吃得比较好,类似于我们在国内二线城市60~80元可以点菜的餐厅一样,不过当然环境要差远了。

人文

埃及过去几十年人口暴涨,目前已经超过1亿人口,且25岁以下的人占比超过50%。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好,缺乏支柱性产业,劳动参与率只有46%,失业率达到9.6%,青年失业率高达35%。为什么大家去埃及印象非常差,觉得埃及人都是骗子呢?这就是其中最底层的原因——当大家都吃不饱饭,找不到工作时,能抓住机会多骗一点是一点。

在埃及,不讲信用、出尔反尔、骗是普遍不过的事情。买一个东西,明明说好是多少钱,等你拿到东西要交钱的时候价格就变了。

并且,埃及人特别喜欢骗外国人。中国文化中有一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地主之情,但埃及人的感觉就是外国人到埃及就应该多付钱。无论是官方的一些场所还是民间的,都有很明显的体现。

比如我住的某个酒店,在携程定了房间,到了酒店说非埃及人需要加10美金;民间宰外国人就花样百出了,基本上出租车、旅游景区、纪念品、哪怕是卖水、饮料的地方,见到外国人都是狮子大开口,因为他们知道你不懂当地行情,有些外国人为了省点事,也懒得讨价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埃及底层人民似乎看不到希望

说实话,整个埃及之行,体验很不好:一是因为交通很不方便,两三百公里的行程要花四五个小时,确实路上体验很不好;二是心累,每天要防贼一样防这防那,要去提防着被骗被算计。同时,对整个埃及当地人又感到很遗憾、很惋惜。

我在经过那条集贸市场时,看到很多十岁左右小男孩推着车在卖东西,在埃及博物馆很多老太太坐在马路边上卖餐巾纸,看到夜幕降临后路边很多妈妈带着孩子站在墙角乞讨,看到一米八几的中年男人不断地问游人要“tips,tips,money,money”,我更为这些人感到可怜和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似乎看不到明天的希望在哪里。失业率奇高,经济没有支柱,气候环境恶劣,整个国土95%都是沙漠,感觉生活在这里,只是生存而已。

上面发生的这些情况,虽然直至10年前,还在中国发生,但是大家都能看到明天的希望,知道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学习,就能改变命运。

但是在埃及,似乎看不到这种希望。

一个国家没有希望,那么它的人民哪里来的希望呢。

三、埃及何以至此

带着这些问题,我将埃及最近几十年的历史政治做了一些研究。

我们说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但实际上从埃及博物馆、各种神庙、金字塔等中所展现的,都是公元前的埃及文明,公元后埃及是缺失的文明、断掉的文明。

公元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帝国占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就是此时建立的。

公元641年之后,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逐渐阿拉伯化,今天的埃及也基本都是阿拉伯人,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1882年之后,埃及成为英国殖民地,1922年成为一个半独立国家;1953年,以纳赛尔为首的军官推翻政权,成立埃及共和国。现代埃及成立的时间跟中国差不多,为啥目前埃及和中国乃至很多发展中国家差距这么大呢?翻了很多历史资料之后,我大概总结起来有几个原因:

一是在世界地缘政治中采取朝秦暮楚的策略。

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接壤的地方,又有苏伊士运河,是世界强国垂涎的宝地,谁都想拉拢埃及。这种天然的地理位置,既是一种优势,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对政治家的政治水平要求极高,需要其在各强国之间寻找平衡点。

纳赛尔刚建国时,与苏联关系非常好。苏联对埃及的援助远大于对中国,70年代时,苏联最高峰有2万多专家在埃及。包括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输给了以色列,却还是拿回来了苏伊士运河的运营权,虽然仗打输了,却变成最大的赢家。核心的原因就是美苏两国想将英法踢出中东,所以把运河给了埃及。

但苏联的帮助不是无偿的,苏联一直想在埃及建立军事基地,但那个时候的纳赛尔非常坚持民族的独立,迟迟不同意。于是第三次中东战争时,苏联没有给予埃及任何帮助,埃及被以色列胖揍,西奈半岛又被以色列拿回去了,苏伊士运河变成了埃及和以色列的界河。

这个时候纳赛尔再去寻找苏联的帮忙,苏联提的任何要求他只能同意了。

纳赛尔去世之后,其继任者萨达特在执政后期与苏联全面交恶,转向与美国示好,与以色列和好。这种大转变,将整个阿拉伯兄弟国家全给得罪了。在此之前,埃及是阿拉伯联盟的大哥,因为敢带着大家去打以色列。但突然之间埃及的风向就转了,让阿拉伯国家觉得埃及背叛了自己。于是整个阿拉伯国家都不待见埃及了。在穆巴拉克时代,埃及更是与美国进行了结盟,与阿拉伯国家越走越远。

作为阿拉伯人,地处中东,信奉伊斯兰教,却与阿拉伯国家交恶,其区域经济贸易自然会大受影响。所以大家会看到,沙特、阿联酋等这些国家富得流油,很多印度人、苏丹人去沙特阿联酋打工;埃及穷得要死,劳动力还很多,为什么埃及人不去这些国家打工,可能跟这个历史原因也有很大关系。

二是国家穷,外汇少,大资产阶级把持经济。

上世纪50年代时,埃及曾多次学苏联制定了5年经济发展计划,想要建立全面的工业基础。但是每次5年计划都没成功。没成功的核心原因就是政府穷、外汇少、大资产阶级阻挠。

埃及最开始采取的政策是国家完全主导工业发展规划,类似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但这种方式建立的基础是资产国有化,但埃及并不是一个这样的所有制体制,导致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去主导和推动工业化的建设;同时,发展工业经济,需要外汇,埃及刚建国时外汇也少得可怜。更重要的是,这违背了国内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他们的重重阻挠。

后来到了穆巴拉克时代,埃及就转变成了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能力极大下降。

从全球很多国家的发展过程看,国家发展初期必须经过强有力的中央经济控制和引导,奠定基础,集中力量办大事,类似于韩国的早期,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等;等到经济形成了一定基础之后再逐步加大市场经济。

但埃及早期中央权力不够,国家经济实力不强,导致很多经济规划难以去实施,在没有打好基础时又一下子完全放开,完全乱套了。

三是核心领导层自私自利,政府腐败十分严重。

穆巴拉克从1981年当政到2011年下台,当了30年总统,据说在其当政期间,其家族累计贪腐了上百亿美元;其下的很多官员都是贪腐10亿美元以上。要知道目前埃及的外汇才200多亿美元,一个家族就能贪腐上百亿美元,可见一斑。上梁不正下梁歪,埃及是全世界腐败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效率低、成本高。

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都是军人出身,埃及也一直都是军政府当政,军队、警察具有极高的权力。

在埃及旅游的过程中,警察到处设立哨所,且基本上每辆车从哨所通过都给行贿,也真正体验到埃及的腐败问题有多严重。民众基本对这类腐败行为早已习惯并且默认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四是人口红利没有有效利用,变成了人口负担。

埃及有1亿多人口,其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比很高,年轻化程度很高。再加上埃及地处亚欧非交界处,扼守苏伊士运河,具备极强的天然地理位置优势。60年前,埃及种植的长绒棉还是享誉世界的产品。

但是政府没有将这种人口红利和地理红利充分利用发挥。这几年很多低端制造从中国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印尼转移,埃及的人均收入比这些国家还低,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比这些国家更好,却没有有效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大趋势。

写这篇,其实更想对比的是我们中国。

同样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自从公元后几乎就断了,自从6世纪后,连埃及人都没有了。我们至今不知道埃及人是白人还是黑人。但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断,历史精彩且文化多样性很丰富。对比埃及博物馆,展览更多是公元前的埃及王权。但中国博物馆展览的更多是一条连贯的历史轴线和历史轴线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科技、文化等全面内容。

作为差不多同时于1950年左右建国的国家,中国虽然经历了一段至暗时刻,但很快纠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世界奇迹时刻。如今,中国任何一个哪怕县级城市都要比开罗建得好,哪怕是西部偏远山区也要比开罗的很多人过得好。更重要的是,希望耕植于每个人心中,大家对未来充满憧憬,也充满干劲。

去了那么多国家,没有一天不对比想着国内,晚上2点没有安全的担忧,交通十分便利,生活十分便捷,点外卖网购交流沟通,都远超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娱乐丰富多彩,山川秀美,经济虽阶段性受到影响,但总体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