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女战士曾志是一位传奇人物,其人生经历堪称当代“花木兰”。论资历,她是湖南宜章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比丈夫陶铸还要更早参加革命。

1928年4月,曾志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从此认识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率的曾志

上了井冈山,曾志一开始并不相信红军是“官兵一体,平等对待”的部队,就趁着一个机会进行暗中调查。她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红军的核心——毛泽东,看他是否搞特殊化处理。

那时,红军战士吃得最好的是红米饭和南瓜汤,平日只能吃稀粥,导致战士们常常饿肚子。于是就有传言说:“毛主席吃的肯定和咱们不一样,说不定天天大鱼大肉。”

曾志听后,将信将疑。一天,趁着午饭时分,曾志二话不说,像一阵风似地,不打招呼,不敲木门,直接闯进毛主席的住处。

曾志掀开锅盖一看,顿时立在原地,犹如一根瘦弱的电线杆,看到的也是稀粥,放着一碟咸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毛主席也察觉出了曾志的来意,还打趣地说道:“曾志同志,你还没吃饭吧,要不一起吃点?”曾志笑了笑,就说:“吃过了,吃过了。”随即,就推出了房门,一溜烟走了。

曾志不仅注重调查,性情也是相当直率,有话就说。1929年11月,毛主席有事要回部队,不便照顾怀孕的贺子珍。

想到妻子没人照顾,主席就找到了曾志,对她说:“曾志同志,我要带着队伍去江西,子珍怀孕了,无法随行,你能否照顾她?”

听罢,曾志误以为毛主席是要自己当一个专职保姆,立即火上心头,直言:“我是来革命的,不是给你当老妈子的。我是党的干部,哪有那么多时间,成天去护理子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这才知道她理解错了,解释道:“你误会了,我不是要你让当仆人,而是让你抽空去看看她。”

曾志这才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那没得说。我常和子珍在一起,不用你说,我也会多关心她的。”

丈夫陶铸

曾志的丈夫陶铸,出生于1908年1月16日,是湖南省祁阳县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受到革命思潮的号召,陶铸于1926年,考入了黄埔军官学校。

由于他是五期毕业生,其实并没有接受过特别规范的军事训练。因而,陶铸在土地革命时期,没有太过突出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军事不出众的陶铸,却是搞政治的一把好手。1965年,陶铸结束了广东省委书记的任职,调回北京任国务院副总理。仅仅一年,陶铸就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书记处常务书记。

这个职务,位高权重,管理着党的具体事务。因而,陶铸也一跃成为我党的第四号人物。同时,陶铸还兼任着中宣部部长,身兼两职的陶铸在全国都是人尽皆知的“新星”。

然而,任命下来之后,陶铸的心情显得特别沉重。第二天,陶铸和曾志吃饭时,陶铸告知了此事:“中央要我去北京工作。”

曾志问道:“干什么?”陶铸传达了任命,曾志立即说道:“这个紧张的时间段,要你当部长,你干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铸则说:“我当然知道,我是没有那个能力的,可这是中央的任命,我也不好推辞,硬着头皮也要上。”曾志没有多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事实也正如曾志所料,陶铸未能在大风暴中独善其身,很快就受到了批判。1967年1月4日,陶铸被反革命集团诬陷,受到残酷迫害。

这段时间,陶铸经常捧着最心爱的《名臣录》,每每以古代忠臣贤良自比,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

1969年9月下旬,患病的陶铸被诊断为癌肿扩散,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11月,陶铸手术失败逝世,终年6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志和陶铸育有一女,名叫陶斯亮。陶斯亮读书用功,考上了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成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退休后,陶斯亮并没有在家享受时光,而是热心慈善事业,帮助了许多残疾人解决了生活困难,还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