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30岁的山东女博士赵庆香,又一次接到父亲的电话。

电话里,父亲开口就说:“你什么时候到家?3000美金准备好了没,你弟的房子马上就要定下了。赶快……”

她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搪塞了几句:“快了,我还在想办法。”

一个月后,赵庆香和丈夫从美国回到中国,先去了婆婆家,看了许久没见的孩子。

之后,回到她的山东老家,给父母1000美金,弟弟600美金。

看起来,距离父亲要求的3000美金,几乎相差一半。

父亲拿着钱,很不满意:

“为什么给公婆那么多钱?却给我们这么少?辛辛苦苦养你有什么用?在美国不回来了?我还能靠谁?你弟弟的媳妇娶不上了,这辈子完了!”

那天下午,父亲拿着斧头,走进了女儿和女婿的房间,手起刀落,两个无辜的年轻人,就此殒命,令人扼腕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剧背后,寒窗苦读二十多年的女博士赵庆香,和丈夫魏斌含冤离世。

彼时,她在美国刚入职一家全球500强公司,年薪50万人民币,丈夫年薪25万。正要接儿子过去团聚。

却没想到,这一切美好,居然被亲生父亲给毁了。

法庭上,父亲赵玉令依然毫无悔意,大声说:

“我养了一个白眼狼,她该S,我不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博士赵庆香的父亲赵玉令在法庭上)

都说,虎毒不食子。

可是,为什么父亲会如此狠心和残暴?这是一个什么家庭?

山东女博士赵庆香,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庆香,1972年出生在山东省招远市的一个偏僻小村庄里。

70年代的小村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小村里比比皆是,赵庆香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

她出生后,当村里人给父亲赵玉令道喜时,他直言不讳地说:

“生女儿,踩着金砖上炕也不高兴;生儿子,拖着棍子要饭也开心!”

想要儿子的心,毫不掩饰。所以,他们很快怀二胎,生了一个儿子,乐得他整天合不上嘴。在父亲看来,他终于有后了,有了传宗接代的人。

没有弟弟时,母亲对赵庆香照顾还算周到,有了弟弟后,母亲根本顾不上哭泣的赵庆香。

母亲忽视,父亲压根不喜欢她。从来都得不到回应的她,渐渐不再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正是这些经历,导致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凡事都藏在心里,很少和别人诉说。

和她一起在美国留学的同学曾经发文表示,“赵庆香的性格比较内向柔弱。”

然而,父亲没高兴多久,就发现宝贝儿子患上了癫痫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发作。

从此,父亲赵玉令开始担忧,这孩子以后能不能娶上媳妇呢?

赵庆香长大上学后,因为内向,不怎么爱交际,一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她很听老师的话,记住了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庆香读书时)

她天资聪颖,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每次拿着奖状回来,都给父母长脸了,尤其是很威严的父亲,也会给她个笑脸。

赵玉令因为唯一的儿子有病,在村子里总觉得矮人一头。如今女儿能替他挽回点面子,他心里是高兴的。

所以,尽管他不喜欢女孩子花钱读书,赵庆香读书他也不拦着。

赵庆香渴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于是更加努力学习。由此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怕别人不喜欢,从来不敢拒绝。

升高中后,一个月的伙食费要二三十块钱,还不算住宿费,普通的农民家庭,供一个高中生非常吃力。

村里人知道他家女儿考上了高中,都很羡慕,将来就等着吃“皇粮”吧。

赵玉令虚荣心强,好面子,架不住别人的吹捧,原本还有不想供她读书的想法。

此时,他一咬牙一跺脚,接着供女儿读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越多,赵庆香越明白,父母什么也帮不了她,想要走出小村庄,只能靠自己。

1990年7月,赵庆香以优异的成绩,被985名校,天津市南开大学化学系录取。

消息一出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她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女孩。

乡亲们羡慕的目光,让父亲赵玉令走路都有点漂,他开心啊,虽然儿子有病,但女儿是真给自己长脸啊!

他高兴归高兴,还是保持父亲的威严,没表现出对女儿的爱。

那时候,大学生包分配,考上大学就有工作了,等于端上了铁饭碗,一辈子吃穿不用愁了。

18岁的赵庆香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天津,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到这么远的地方,也是她第一次走进城市。

城市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稀奇,她开心又兴奋,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无尽的期待。

然而,18岁的赵庆香到了大学,过得并不轻松。

尽管那时读大学,国家有补贴,学费和住宿费一年加起来一般四五百块钱,生活费一年最少要1000多块钱。

这些钱,对只靠种地供她读书的父母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懂事的赵庆香,心理压力也很大。当她听说大学只要成绩好可以拿奖学金时,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她就定了目标,一定要拿到奖学金。

整个大学期间,别的同学没课的时候约着出去看电影、逛街。她要么去图书馆看书学习,要么就扎进实验室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年级以后,她开始做家教、勤工俭学赚钱。赚的钱,她自己舍不得花,攒下来都会寄回家里。

大学四年,她年年拿奖学金。整个四年,她不是在学习的路上,就是在打工的路上。

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懂事能赚钱、有出息的孩子。

只是,她从来不说,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与表扬,她付出了多少。

就像所有懂事的女孩那样,凡事都是一个人承受,一个人扛。

她不说,父母也不问女儿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而她也不知道父母对她有着怎样的期待。

缺少沟通,让她和父母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他们都没有察觉。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危机,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是有迹可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校园里,赵庆香的特立独行,引起了同学魏斌的注意。

魏斌家庭条件优越,是天津本地人。当他了解赵庆香的家庭后,对她生起怜爱之心,也没有嫌弃她家里的困难,赵庆香慢慢接受了魏斌。

魏斌做事有主见,性格内向有些柔弱的赵庆香,自此有了依靠。

情投意合的两个人,有着共同的志向,大四的时候,两个人都决定考研。

此时,赵庆香的父母,却满心欢喜,期盼着即将毕业的赵庆香赶快工作,挣钱养家。

何况,她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该娶媳妇了,家里没有这笔钱呢。

当得知赵庆香还要继续考研读研后,父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一个女孩子,大学毕业有一份工作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读书呢?”

此时,看过世界的赵庆香,她的人生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读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结婚生子。

她没有听父亲的话,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报考了研究生。

父亲赵玉令对她擅自做出考研的决定非常恼火。但这次父女交锋,以赵玉令的失败而结束。

或许从这次开始,他对女儿有了不满。他觉得女儿不孝,不为父母考虑,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弟弟没媳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赵庆香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本校研究生。魏斌同样也考取了本校研究生。

1997年,赵庆香硕士毕业时,因为成绩优异,她获得了去美国留学的全额奖学金。

此时的赵庆香对她父母来说,就像是一只断线的风筝,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已经左右不了她了。

赵玉令想:“女儿读研没有挡住,如今研究生毕业,本以为可以工作赚钱,没想到,她还要去留学,这姑娘不是白养了吗?”

所以,听此消息,他压不住心中的怒火,坚决反对女儿继续去读“洋博士”。

可这次,还是没能阻挡住赵庆香向前奔赴的脚步。

赵庆香去美国留学的消息传到村里,人人都羡慕他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女儿。

他表面高兴,但心头总感觉有东西堵在那儿,让他极度不舒服。无奈鞭长莫及,女儿离得太远,他只能把这气压在心底。

此时,赵庆香不知道,她的再一次擅自决定,让父亲深深感受到自己对于女儿的无力感。

或许那时,恨意的种子已悄悄侵入狭隘父亲的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悲剧此时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1997年研究生毕业后,魏斌家给两人举行了婚礼,婚礼的一切费用都由魏父母承担。

这个婚礼不知是没有邀请,还是因为读博士闹的矛盾没有解开,赵庆香的父母并没有参加女儿的婚礼。

而且,直到惨剧发生,双方父母也没有见过面。

婚礼结束后,魏斌的父母,赞助小两口50000元学费和22000元的路费等费用。魏斌作为陪读,和赵庆香一起踏上去美国留学之路。

1998年,刚到美国不久,赵庆香意外怀孕。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两个人还没有稳定,但是既然来了,就留着吧。

学业本身就繁重,加上早期妊娠反应大,折腾得赵庆香身体非常虚弱,可研究的课题又不能停下,她咬牙坚持。

为了多赚点钱,两人白天要上学,晚上还要打工。每天来回路上就需要花费4个小时,导致她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

此时,远在山东老家的赵玉令夫妇,并不知道女儿在异国他乡过得如此辛苦。

赵庆香的留学同学说,她从来不提自己父母,倒是提及婆婆多些。可能因为读研读博,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开。

那年,赵玉令决定盖新房,他写信给女儿,让她寄点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