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引擎计划#

火葬作为一种传统的葬礼方式,有着独特而庄严的仪式和程序。从家属联系火葬场开始,到最终收集骨灰,这个过程充满了敬意和仪式感。

但是参加过葬礼的大家一定知道,遗体火化的时候,家属是不能靠近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整个火葬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准备和安排工作是火葬的第一步。家属得联络殡仪馆和火葬场,商量个妥帖日期和服务项目。

在所有这些忙碌之中,也别忘了给逝者洗洗身体、换换衣服、看看逝者身上有没有贵重物品这样的小细节。

到了商议好的日子,家属把尸体送到殡仪馆。这时候,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得开始预热。

这么做主要是因为通过提前将火化炉预热,可以提高焚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和残留物的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热好了之后,遗体就会被送入火化炉。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遗体的平稳送入,这也是对逝者的最后尊重。

尸体送进去了以后,接下来就要进行高温焚化。焚化完毕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炉膛冷却,并将残留的骨灰收集起来,这个过程需要细致和谨慎,以确保每一处的残留物都被完全收集。

最后就是根据逝者的遗嘱安排,将骨灰交接给家属,他们可以根据遗愿将骨灰洒入大海或山中,或安置在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火葬场在火化遗体时,不让家属靠近?

火葬场之所以这么做,最重要一点是考虑家属的情感。

面对亲人的离世,作为一个正常人,失去亲人本就是一件令人难以承受的事情,如果还要亲眼目睹亲人的身体被火焰吞噬,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残酷的体验。

所以出于人道化的目的,不让家属接近也是对家属的一种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火葬的时候,温度是非常高的,焚烧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会导致家属的身体不适,而工作人员已经经过了专业培训,也配备了非常专业的装备进行防护,所以能够更好地适应焚烧的整个环境。

最后在处理遗体时,为了确保完全焚烧,有时候会往遗体表面倒一些柴油或其他助燃剂。

为了提高燃速,还会在尸体身上划一些口子,为了快速完成焚烧过程,在焚烧过程中还会使用铁铲翻动遗体避免出现未焚尽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属于正常的工作流程,但是对于不专业的家属来说,这些行为很容易被家属误解。

他们可能会认为工作人员在“侮辱”逝者,或是对逝者的尊严不够尊重。因此,为避免误会常见做法是让家属在等候区等候,而不是直接参与焚烧过程。

葬规矩,在殡仪馆不能说的3件事

中国是一个有着5千年文化的民族,对于生死看得都很重要,自古也留下来很多的讲究。尤其在殡仪馆这样的特殊场合,有3件事儿,是打死都不能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条规矩就是,绝对不能提“死”这个词。

自古以来,跟死亡相关的字眼都被视为超级敏感和不吉利的,尤其是在殡仪馆这种地方。人们都相信,一不小心说了一句,可能就得惹上逝者的不高兴,甚至招来一身霉运。

所以,参加葬礼的人们得尊重这个传统,别在殡仪馆里乱说“死”这种词。

第二个规矩是别提化妆室。

在殡仪馆,化妆室通常是指给逝者化妆的地方。所以,参加葬礼的人们得小心,千万别说与化妆室有关的词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条准则就是,切记不可高声喊自己的名字。

在殡仪馆或告别厅,保持安静绝对是关键,得尊重逝者及其家属的悼念过程。大家都知道,传统上认为逝者并没有立刻离去,他们的灵魂还在周围游荡。

假如你突然高声叫出自己的名字,那可就麻烦了,可能会被误解为在示意想要被“带走”,这可是相当不吉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是面对亲人的离世,虽然会心痛,但是在整个火葬的过程中也要一定遵守殡仪馆的各项规定,送好亲人的最后一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