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当天上午,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承办的“护士的故事——广东省5·12国际护士节分享会”在广州举行,5位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护士代表分享临床一线的故事与感悟。(

直播回顾>>

“作为护士,不仅要有救人的心,还要有救人的本领!”

作为一名从业近半个世纪的资深护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第48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成守珍感慨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守珍

成守珍19岁便走上临床护理一线,曾无数次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她清晰地记得,1998年3月5日,在她和医疗专家团队共同创立医院内科ICU的第一天,科室就通宵奋战,成功开展了首例严重肺泡蛋白沉着症双肺泡灌洗;20年后,她又和专家团队共同完成了医院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成功挽救了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生命。

一次次的紧急抢救让成守珍意识到,护士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救人、救命、救急”的本领。带着敬佑生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在4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中专到大专、从本科到硕士毕业,再到博士研修的学习历程。如今的成守珍,已经从一名“小护士”成长为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

2021年,成守珍被授予南丁格尔奖章,这被视为国际上护理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南丁格尔不仅是重症伤者的‘提灯人’,也是发展护理教育的先驱。”

分享会上,成守珍这样阐述她对南丁格尔精神的理解。

如今,成守珍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护理人才的培养上。她推动首创“临床专科护理学院”模式,还推动创建了“广东省岭南南丁格尔护理研究院”。从临床到讲堂,从学生到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她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与专科护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今年我国护士节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护理队伍不仅需要在数量上的递增,更需要在质量上的飞跃。”

在成守珍看来,如今社会正呼唤更优质的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护理服务,作为一名护理博士生导师,她将继续努力,努力培养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护理人才。

扫码回顾直播精彩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写]南方+记者卞德龙

[剪辑]陈庭辉卓杰

[作者]卞德龙;陈庭辉;卓杰

广东健康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