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饥饿感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8月,一名加拿大妇女因中风被送进了医院。大脑成像显示,她的一个叫“岛状皮层”的脑区经历了一次中风。

中风后不久,病人注意到她吃任何东西,口里都有铁的余味。几周后,这种感觉消失了。但随后她又发现,即使很久不吃东西,她也不再感到饥饿

在住院期间,她经常忘记吃饭,体重下降了10多千克。她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东西,为此不得不制定一个用餐时间表。但她仍然能够品尝、闻到和感觉到食物的质地,只是由于她不再喜欢吃东西,所以她的食量只及平时的一半。即使是她最喜欢的巧克力,也没有给她带来乐趣。不过幸好,这名妇女的饥饿感在15个月后恢复了。

这个案例为脑科学家提供了一条线索,即岛状皮层可能是激励我们进食的大脑回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藏得太深,岛状皮层是大脑中最不为人知的部位之一。它似乎有一系列不同的功能,参与了意识、移情(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和疼痛等高级神经活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还处理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信号,以评估我们的身体状态——例如,我们是饿了还是饱了,是热了还是冷了,等等。

如果岛状皮层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失去了平衡,比如说我们的血糖水平太低,它就会试图纠正这种情况。例如,它可能与大脑的其他部分合作,产生一种鼓励进食的饥饿感。而对于岛状皮层受损的人而言,他们的大脑虽然能接收到血糖太低的信号,但无法产生饥饿感,所以他们就意识不到饥饿。

这个发现也许能为治疗肥胖症寻找到新的方法。例如,有可能向岛状皮层发送电流,使人无法产生饥饿感,以防止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