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市场上学生是否可以得到认可主要是由他们的学历决定的,而各单位设定的学历门槛就是一张张入场券。如今我们可以发现,大学本科生的就业也越来越紧张了,据说23年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有23%。而今年也将有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们涌入就业市场,不知道谁才会成为最终的佼佼者。

但是有一个真相是我们必须要肯定的,那就是用人单位的学历不可能突然降低,尤其是老牌的国企,央企,他们每年会招收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但是并不是那么容易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本不算本,专升本不要”,央企招聘标准,网友支持

有人说今年报考央国企的毕业生大概就占了60%左右的比例,而考公的人更是占了80%。这些在学生们眼中都是妥妥的铁饭碗,面临这么多优质的竞争者,让国企也在逐步提高着自己的标准,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淘汰。

像是很多学生高考的成绩就并不是很优秀,可能连二本的分数线也没有达到,所以只能选择上三本院校或者是大专院校。但是这不一定就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通过三本考研发奋图强或者是专科之后紧接着专升本,完成本科学历。大家普遍认同一句话,那就是自己的起点并不重要,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才重要。就像是很多在985读书的学生,他们的第一学历可能也并不光彩,可能还有很多是专升本,再考研才进来的。

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学历还是非常有自信,至少觉得看到自己的最后一重学历的证明,用人单位会眼前一亮。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学生却在央企那里纷纷遭受冷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央企在进行校招的时候,标准就卡住了本科这条线,并且还补充了一条令人意外的消息,那就是在他们眼里。三本并不算是本科,而专升本也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本科生,这两个学历纷纷遭到了央企的不认可。

学生们可能感觉很失落,可是没有想到网友们却纷纷支持这个标准,认为央企本来就应该提高自身的标准,并不是什么样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收的,为什么考三本?为什么考专升本?这些都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么说明他们当时没有好好学习,要么说明他们的起点就代表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同时有本科就相当好的学生跟他们一同竞争的话,央企完全有权利去选择更加优秀的后者,这就是择优录取。

而且但凡是铁饭碗的岗位,我们就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本身就是非常难进的。甚至有的网友直接声援,说专升本两年和高考过来四年的本科学习出来的能相提并论的吗?毕竟在有些人眼里也在一些不好的专科院校读书相当于是玩了三年,最后一年可能努力一些考上了本科。

虽然说能力和学历不一定完全匹配,可是我们也会发现低学历的。群体当中有一部分能力的确令人着急,但是高学历的学生一般能力也都会很高,这其中存在着一个概率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不能觉得那些学霸他们就是只会学习,只会读死书的,现在用人单位和高校选拔的标准都在变化,变得更加综合考量,就像清华北大每年招收的保送生往往要比考试上去的学生更加优秀,保送生的条件则是相当严格。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学历和能力绑定在一起有一定的可行性。如果自身学历不好的话,学生在提升学历的同时,你应该思考如何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面试和笔试的时候可以让用人单位的HR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