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车亮相北京国际汽车展览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南汽江北新区基地生产的全新SUV车型荣威D5X DMH亮相。

作为荣威“D家族”首款SUV车型,荣威D5X DMH搭载全新1.5T DMH超级混动系统,匹配超混专用1.5T发动机、DHT-2混动专用变速箱以及21.4kWh超混专用长续航电池。“荣威D5X DMH三次成功挑战中汽研‘极致安全碰撞测试’,此外还拥有‘D家族’标配的云宿智能座舱,全面升级驾乘体验。”南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绘就了一幅涵盖产品、技术、供应链、补能基建、智能化的宏大画卷,南汽集团与时俱进,以智能化、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方向,建设新产线,出品新产品,朝着汽车产业的风口和未来加速布局。

今年一月,南汽江北新区基地电池暨新能源动力科技厂项目开工,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具备年产24万台套电池以上的生产能力,装机量预计达到10—13GWh以上。

材料创新,技术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诸多新科技为一体的未来产业。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市场不断扩大,产业链上下游都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公司加大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智能化、电动化方向的新材料研发,开发出满足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高强度、耐高温、阻燃、电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还为客户提供完备的新能源电池箱体、模组、电池热管理系统等应用材料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具有轻质、隔热、阻燃、缓冲作用的PP发泡材料已较大规模应用于储能及新能源车电池系统。”

评价一辆车好不好,“用料足不足”是关键标准。在整车制造和组装中,材料是决定一台车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其优势之一就是行驶平稳安静。南京聚隆依托自主研发的“三步法”动态硫化技术,开发了新能源汽车电机隔音罩材料、通讯设备密封材料等热塑性弹性体产品,让新能源汽车在减震、降噪、隔音等方面又有提升。

“除此之外,我们与上汽乘用车中心实验室、东华大学成立‘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轻量化复合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与上汽大众成立‘上汽大众-南京聚隆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加强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领域的研发及应用合作。”南京聚隆工作人员介绍,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和轻量化是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公司与头部车企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贯通产学研用,不断攻关核心技术。

聚焦锂电池,攻克隔膜难关

材料是“血脉”,电池是“心脏”。在技术优势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已经在全球领先,其中竞争优势最大的是电池。新能源汽车所使用锂电池的能效直接关乎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充电速率及安全。

锂电池的四大主材——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它们共同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和成本。作为国内首家成功开发锂电池隔膜料的生产企业,扬子石化生产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电池隔膜料,是目前国内市场综合性能最优的隔膜材料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子石化研究院于10年前开始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料的研发,并于2017年首次成功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专用聚乙烯YEV-4500,经分析检测,该产品性能已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标准。

这是国内首次开发成功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用聚乙烯专用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保障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日渐红火,扬子石化的产品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并在市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我们完成第二套锂电池隔膜料后加工生产线的投用,后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销锂电池隔膜料2.4万吨,创历史新高。”扬子石化塑料厂新产品开发室主任笪文忠说。

如今,扬子石化聚乙烯锂电池隔膜料产销量大幅增长。一季度,锂电池隔膜料产量同比增加147%,销量同比增加183%。

汽车芯片为出行保驾护航

跑得快,还要跑得安全,跑得智能,所以一个聪明伶俐的“大脑”必不可少,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指挥中心,汽车芯片决定了一台车的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汽车芯片赛道,我们深化产品布局,核心团队成功研发了两款新产品,不管在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能还是应用场景上都有新的突破。”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两款新产品是通用传感芯片SNU511、SNU101,其具备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品类丰富等优势,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能够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前不久,英锐创带着这两颗芯片亮相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

在本次展会中,英锐创的USI通用传感芯片也受到了较高的关注,该芯片适用于车载空调,刹车助力、真空助力、光雨量传感等应用场景,已经进入国内外众多整车厂商的供应链。目前,英锐创在汽车芯片领域已经有多个明星产品,包括BPS 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TPMS 胎压监测芯片、USI 通用传感接口芯片、AW 车载无线传输芯片、SC 传感控制芯片、PMU 电源管理芯片等,覆盖信号感知、处理和传输三个环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3016.1万辆,同比增长11.6%,其中国内乘用车产量2612.4万辆,同比增长9.6%。国内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实现958.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35.8%,市场占有率达31.6%。

由此可见,无论是整车、材料还是工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都在重新定义“汽车”这一交通工具。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名词,新能源汽车在某些方面,是传统燃油车的迭代进化,是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市场开拓、业态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强劲支撑。江北新区作为全市四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正不断完善产业布局,鼓励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配套服务,以“新”促进,以“智”提质,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潮中巩固优势,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素材来源 | 智能制造产业园 南汽集团 扬子石化 南京聚隆 新华社 南京日报

文 | 顾杨乐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