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牵挂

也是我们奋斗路上的力量源泉

家和万事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

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

在5·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

让我们一起聆听优秀家庭寄语

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家风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沈燕芬家庭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家庭扎根于乡村,我成长的这片广阔土地有着无限生机和潜能。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一起兴农,振兴乡村。

四年前,沈燕芬辞去了在深圳写字楼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广州增城农村,接班父亲,负责农机合作社工作。她刻苦向父亲学习,一年后,沈燕芬就成了操作农机的好手。接手合作社后,沈燕芬将她在企业工作的经验转化到农业工作中,拓展全流程农业机械化服务。她联动周边村镇的多家农机合作社,创立了广州首家星级农机联合社,和妹妹沈笑芬带领团队深耕一线,为农户提供统一的农机调度、生产物资采购等全过程托管服务,年服务面积超10万亩次,服务农户累计超4000户。她们还引入了植保无人机等高新农机具,培育了一批年轻的农机手团队。

02

深圳-钟焕斌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色环保是我们家庭的“幸福密码”。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家庭一同加入环保公益行动,从点滴做起,珍惜资源,关爱自然,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出贡献。

来自深圳的钟焕斌和袁志平是一对热衷环保、公益的教师夫妇,他们在环保中净化心灵与环境,在付出中共建和谐家庭。因受父亲和师长的影响,夫妻俩踏入了环保事业之路,通过自制环保酵素、绿色“五宝”出行等实现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在社区常年从事环保公益服务,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讲师宣传活动,利用休息时间参与环保讲师培训等公益活动,主动承担课程设计、过程管理和评价考核等工作,并组建了专业的环保志愿者队伍,指导骨干队员扎根社区成立环保志愿服务分队,在社区创办“5233社区学院”,带动社区居民1000多人投入环保活动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莞-朱银莲家庭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研精神需一代代传承发扬,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才走上科研路,一起攀登更多的科研高峰。

朱银莲马秀良夫妇坚信,兢兢业业地工作,和和美美地生活,与祖国命运共振,更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凭借多年在电子显微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朱银莲与丈夫马秀良把研究的根扎到了松山湖畔,组建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攻克科研难关,为我国电子显微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将奉献于祖国科研事业的精神传递给孩子,受父母影响,孩子也踏上了奋斗拼搏的科研路。一家人始终抱着“科技强国”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梦,用炽热的心诉说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04

江门-冯晓文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子阅读,让孩子受益终生。希望我们能和更多的小朋友、更多的家庭共同阅读,让亲子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充满家园。

在冯晓文家中,有三个图书角,收藏了超过2000册图画书。夫妻俩每天晚上都会给女儿读书,从小给孩子培养阅读习惯,这为她们的家庭日后向更多的家庭推广亲子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16年,冯晓文成为江门鹤山市图书馆“溶溶书屋”的志愿者,经常开展亲子阅读故事会。2017年,在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乡村儿童阅读项目资助下,她协助鹤城镇五星村建立鹤山市第一家乡村儿童图书室,为当地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开展故事会、“教育戏剧工作坊”活动,并前后培养了三批近100名种子老师。冯晓文家庭还链接江门日报“新春圆梦”计划为山区幼儿园捐赠价值7500元的近300册图画书,为宅梧镇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捐赠“梦想图书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湛江-苏娟家庭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善助人是我家传承多年的家风,希望有更多家庭参与公益,热爱公益,让我们的社会更温暖更有爱。

苏娟的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乐善好施。受其父亲善举的熏陶,苏娟几十年如一日关心困难群体,关爱老人,坚持做好事。她家的药店常年免费为顾客测血压和理疗,不定期为顾客义诊,常对没带钱或贫困的顾客赊免药费,常为环卫工赠送解暑凉茶。她以信行善,30年来,捐资帮扶孤儿、残障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等困难群体超过2.6万人次,重点扶助10多个孤儿茁壮成长。作为遂溪县众成志愿者协会会长,她常带领会员参与慈善活动,在耳濡目染中,她的丈夫、儿子,甚至员工、朋友,曾经结对帮扶的孤儿等,也成为乐善好施的社会一员。

06

中山-李焕贤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能有更多的家庭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延续爱心,温暖、帮助、影响更多人,一起传递爱的力量。

1994年,李焕贤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可以通过希望工程来结对助学,第二天一早,她就骑车到邮局汇出首笔捐款。李焕贤说,最初走上这条路,源于一份母爱,这一走就是30年。李焕贤与丈夫以乐善好施为己任,以慈善感召着孩子成长,用公益影响身边亲朋好友。她的助学行程超十万公里,爱心足迹从乡村小镇到外省的贫困山区,筹集千万爱心善款敬老助困,帮助了无数人。在李焕贤的影响下,她的家人都成为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2012年,她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组建了小榄爱心助学团和中山好人工作室,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揭阳-林少平家庭

0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代从军不仅是荣耀,也是责任。作为退役军人,既要悉心经营自己的“小家”,也要关心关爱身边的“大家”,让好家风涵养好社风。

这是一个三代接力献身国防的家庭。林少平的父亲林速吟是抗美援朝退役老兵,林少平的大哥林雄明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壮烈牺牲,荣立三等功。林少平于1979年入伍,参加了老山前线对越防御战,1982年10月退役回乡后在家务农。林少平之子林银旭2010年参军,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士官,曾参与抗洪抢险获嘉奖。林少平夫妻恩爱,孝敬老人。老母亲中风之后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来妻子纪列卿一直无怨无悔地精心护理。2008年起,林少平在村委会负责治安、民政、调解等工作,在十多年的工作中,他认真负责,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得到村两委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千万家庭好家风

撑起社会好风气

让我们一起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创造每个家庭幸福的“小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

祝愿天下所有家庭

幸福美满!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