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接车送、送面送油、包吃包住,免费检查、免费住院、免费治疗。不论是散居在农村,还是集中居住在乡村养老院,五保户老人被一些人想方设法召集到县城医院,享受“免费医疗”,从而卷入医保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近日在山西省汾阳市采访时发现,当地的五保户老人频频被送到一家名为“残康中医医院”的医院就诊,期间老人们不需要任何花销支出。记者陪同一位农村老人来到这家医院进行体检。把脉、量血压、听心脏,简单的3项检查前后不足10分钟,医院就给了“需要住院治疗”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的身份证、社保卡被医院工作人员拿走,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手机给老人进行面部识别后,登录了老人的医保系统,很快就办理了住院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将老人安顿到病床后,便开始给输液。当天下午6点,老人的住院费用一日清单被医生打印出来。记者看到,当天共花费1313.86元,清单上记载着“心电图”“血液检测”“尿液分析”等名目繁多的检测项目。但实际上,医院在当天并没有给这些老人做这些检测和诊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们反映,每次进城住院都有专车免费接送,到了医院免费住院、免费治病,总之自始至终不用自己花费一分钱,出院时还能领到米面油等礼物。在当地冀村镇、杏花村镇、肖家庄镇、贾家庄镇等乡镇,很多居住在农村的老人也都去过这家医院。一些在乡村养老院集中居住的老人也被接进城住了院,一些老人一年里被邀请住院三四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们表示,他们病情各不相同,但是治疗方法却都类似,基本就是输液、喝中药、针灸、热石理疗这“老四样”。一些老人告诉记者,有几次接到医院的“住院”的通知,到达医院后,却被告知无需住院,领取米面油等礼物后,便被送回村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两位老人当天往返,都没有住院。但是记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查询发现,老人不仅住了9天院,而且通过医保报销了5456.72元。另一位老人的医保记录显示,他住了2天院,医保报销4296.14元。那么,这家医院的治疗效果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中记者发现,院方挖空心思搜罗、热情免费服务的这些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五保户。五保户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五保供养制度的供养对象,主要是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发文称,要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其中参保财政补助政策规定,全额资助特困人员;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实施救助,救助费用主要覆盖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等。对特困人员原则上取消起付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发表相关意见,对特困人员不设起付标准,特困人员由医疗救助给予保障。此外,经基层首诊转诊的特困人员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全面免除其住院押金,直接获得医疗救助,直接纳入“一站式”结算。业内人士认为,五保户作为特困人员,根据以上两个文件的精神,在实际住院时,五保户个人不花钱,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由医疗救助给予保障。

那么,医院是如何“精准识别”这些老人的五保户身份,又是如何联系到这些老人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老人告诉记者,医院打着“免费为五保户老人看病”的幌子,实则是要骗取国家的医保资金。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

专家认为,这家医院是借五保户身份,在欺诈整个医保的公共基金,这对社会是不公平的。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张青政表示,去年国家印发了《2023年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形成刑事打击的高压态势,让骗保者付出刑罚上的人身自由代价和经济代价,保证国家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合法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采访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对记者反映的情况高度重视。汾阳市医疗保障局于5月6日将涉嫌骗取医保基金的线索移送当地公安部门。当地医疗保障部门负责人表示,对涉事医院医保报销业务予以暂停,责令其接受调查,待事实查清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来源 :浙江老年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房怡晓

一审:缪军;二审:夏琳;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