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 者 |水木先生

来 源 | 水木先生说

01

近日看到一篇有关吴谢宇的深度追踪报道。

关于死刑,关于吴谢宇最后的垂死挣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周末对话辩护律师得知,刚落网时,吴谢宇是“一心求死”。

沉默寡言,态度消极,只想快速结束这一切。

律师说,“可能我的积极沟通鼓舞了他,案件到庭审时,他开始表现求生意愿。”

审判结果大家都知道。

一审死刑。

二审维持原判。

案件随即提交最高院核准,这一关要通过,吴谢宇就没了生的希望。

期间,为保命,辩护律师受吴谢宇委托做两件事。

一件事向最高院申请精神病检查。

最高院权衡再三,驳回了被告这一诉求,理由是:

认为没有事实和证据证明应当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另一件事是希望获得死者家属谅解,从而争取最高院改判。

吴谢宇是独子。

外公已不在人世,外婆理所应当是谢天琴法律意义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外婆是否选择原谅,或对吴谢宇量刑有着重大影响。

就在辩护律师想启程找外婆时,一个问题让人犯难。

吴谢宇外婆是盲人,年过七旬,身体状态不好。

关于谢天琴之死, 全家人一直都瞒着外婆,“他们娘俩去国外啦,生活很好,你就别惦记了”。

冒然告知真相,老人承受不住打击,谁能负责?

不能找外婆,那就试着找舅舅和姨妈 (母亲的姐姐) 。

结果四处碰壁。

“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不回,没能争取到舅舅和姨妈的谅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源:南方周末

最后的希望破灭。

2024年1月12日,最高院核准死刑。

1月31日执行死刑。

律师说,作出核准死刑之后,到执行死刑之前,狱警都不会把通知告诉犯人,以免发生意外。

行刑前几天,狱警会问犯人想见哪些家属,这时犯人可能就猜得出意味着什么。

吴谢宇没有提出亲属会见。

家属收到通知后,也无一人来送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周末还提到一个细节,截止到今年清明节,吴谢宇骨灰依旧没有被家人接回安葬。

按规定,若一直无人认领,殡仪馆最多只保存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图来源:南方周末

写到此处,不甚唏嘘。

从北大才子到弑母凶手,从年幼时人见人夸的“别人家孩子”,到死后骨灰都无人愿意认领。

吴谢宇的悲剧内核,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剖析,去深思。

1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紧张,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

1964年12月,我们小分队在滇西北找矿。小分队一共8人,其中4名警战士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天,出发前,一位纳西族老乡搭我们的车去维西。那天路上积雪很大,雪下的路面坑洼不平,车子行驶一段就会被雪坞住。我们不得不经常下来推车。就在我们又一次下车推车的时候,一群褐黄色的东西慢慢向我们靠近。我们正惊疑、猜测时,纳西族老乡急喊:“快、快赶紧上车,是一群狼。”司机小王赶紧发动车,加大油门……但是很不幸,车轮只是在原地空转,根本无法前进。这时狼群已靠近汽车……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只狼,个个都象小牛犊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战士小吴抄起冲锋枪,纳西族老乡一手夺下小吴的抢。比较沉着地高声道:“不能开枪,枪一响,它们或钻到车底下或钻进树林,狼群会把车胎咬坏,把我们围起来,然后狼会嚎叫召集来更多的狼和我们拼命。”他接着说:“狼饿疯了,它们是在找吃的,车上可有吃的?”我们几乎同声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给它们吃。”老乡像是下达命令。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紧张,大脑似乎已经不会思考问题。听老乡这样说,我们毫不犹豫,七手八脚把从丽江买的腊肉、火腿还有十分珍贵的鹿子干巴往下丢了一部分。狼群眼都红了,兴奋地大吼着扑向食物,大口的撕咬吞咽着,刚丢下去的东西一眨眼就被吃光了。老乡继续命令道:“再丢下去一些!”第二批大约50斤肉品又飞出了后车门,也就一袋烟的工夫,又被8只狼分食的干干净净。吃完后8只狼整齐地坐下,盯着后车门。这时,我们几人各个屏气息声,紧张的手心里都是冷汗,甚至能够清晰的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们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令我们从狼群中突围出去。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乡又发话道:“还有吗?一点不留地丢下,想保命就别心疼这些东西了!”此时,除了紧张、害怕还有羞愤……!作为战士,我们是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物资的,哪怕牺牲自己。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车被坞到雪地里出不来,只能被困在车里。我们的子弹是极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唤来,我们会更加束手无策。我们几人相互看了一眼,迟疑片刻,谁也没有说什么,忍痛将车上所有的肉品,还有十几包饼干全都甩下车去!8只狼又是一顿大嚼。吃完了肉,它们还试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几包饼干,但没有吃。这时我清楚地看到狼的肚子已经滚圆,先前暴戾凶恶的目光变得温顺。其中一只狼围着汽车转了两圈,其余7只狼没动。片刻,那只狼带着狼群朝树林钻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不一会儿,8只狼钻出松林,嘴里叼着树枝,分别放到汽车两个后轮下面。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狼的意思是想用树枝帮我们垫起轮胎,让我们的车开出雪窝。我激动地大笑起来……哈……哈……刚笑了两声,另外一个战士忙用手捂住了我的嘴,他怕这突兀的笑声惊毛了狼。接着,8只狼一齐钻到车底,但见汽车两侧积雪飞扬。我眼里滚动着泪花,大呼小王:“狼帮我们扒雪呢,赶快发动车,”车启动了,但是没走两步,又打滑了。狼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先往车轮下垫树枝,然后扒雪……”。就这样,每重复一次,汽车就前进一段,大约重复了十来次。最后一次,汽车顺利地向前行了一里多地,接近了山顶。再向前就是下坡路了。这时,8只狼在车后一字排开坐着,其中一只比其他7只狼稍稍向前。老乡说:“靠前面的那只是头狼,主意都是他出的。”我们激动极了,一起给狼鼓掌,并用力地向它们挥手致意。但是这8只可爱的狼对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定定地望了望我们,然后,头狼在前,其余随后,缓缓朝山上走去,消失在松林中......看完不忍思考:连凶猛的狼都懂得报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身?自诩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是不是应当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02

吴谢宇1994年生人,老家在福建仙游县。

吴谢宇家庭条件算不上好。

母亲是老师,父亲是普通职工。

外公外婆都是盲人,家庭困苦。

父亲有5个兄弟姐妹,其中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个是智力低下。

而父亲自己也体弱多病,经常往医院跑。

放眼看去,整个家族都背负着一种宿命似的苍凉感。

 通往吴谢宇老家的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往吴谢宇老家的公路

吴谢宇读高一时,父亲因肝癌去世。

家里顶梁柱倒塌,此后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如果只是贫穷和苦难,倒不足以扭曲一个人的心智。

吴谢宇的心魔,跟其成长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母亲谢天琴性格非常要强。

吴父离世后,学校有组织捐款。

葬礼结束,负责人拿着5万块现金,想塞给谢天琴。

可谢天琴坚决不收。

谢天琴日常没有多余社交。

节假日休息,也几乎没有任何娱乐。

清高,要强,少言寡语。

这是外界对谢天琴的评价。

这种近乎执拗的性格,也渗透到和吴谢宇相处之中。

吴谢宇被教育得非常“懂事”。

之所以打双引号,是因为这种懂事是超乎常态的。

邻居说,从小到大,吴谢宇见人就叫“叔叔阿姨”,一回家就拿着小板凳写作业,特别乖。

吴谢宇在班级人缘很好。

可高中三年,没有任何早恋迹象。

甚至当同学开荤段子,他还会表现出“脸红”。

也因为足够乖,加上智力突出,吴谢宇成绩一直是拔尖。

中考成绩全市第二。

进入重点高中后,每次大考基本都是年级第一,且甩出第二名20多分。

外人对于吴谢宇评价常用2个字形容:完美。

懂礼貌,学习好,高自律,为人和善,简直无可挑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一味追求学习真是吴谢宇想要的吗?

吴谢宇自己在狱中的回答是:我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让妈妈开心,让妈妈骄傲。这是我唯一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天琴把自己人生的意义全部寄托于儿子身上。

吴谢宇也活成了妈妈的全部。

两人关系便缺少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东西,边界感。

2013年,吴谢宇考上北大。

之后离开老家,奔赴北京开始新生活。

都说青春期孩子最叛逆。

可吴谢宇不同。

大学期间,他居然每天都要跟妈妈打电话。

其宿舍好友透露:

吴谢宇跟他妈妈聊得都是一些很细的事。每次考完试都会对卷子的答案。

平时还会报账,今天在食堂吃了东西,几块几,在超市买了什么,几块几,报得特别细。

父爱的缺失、母亲的控制、缺乏界限的亲子关系。

当这些因素碰撞在一起,吴谢宇人格的形成开始变得扭曲。

03

认识吴谢宇的人,对其评价都很好,如自律、好相处。

不过,吴谢宇大学同学高健,却有不一样看法。

他讲过2个怪异细节。

有一次,他手机突然收到吴谢宇发的短信。

“你好,在干吗?”

高健觉得莫名其妙,咱哥们一场,这么礼貌干嘛?

高健随后私下跟其他同学聊到此事。

意外的是,原来在同一时间,吴谢宇给十几个同学发了这一条短信。

这种事,发生过不止一次。

大学同学见面,一般都是打个招呼就行。

可吴谢宇不一样。

不管是谁,熟不熟,他总是会走上前,很热情的拍一拍对方肩膀。

然后点头问好。

好友高健评价:我不觉得他是有天然亲和力的人,倒是觉得他一直在讨好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吴谢宇为何会讨好别人,从精神分析心理学不难解释。

小时候,他跟妈妈相处模式就是“没有自我,只有讨好”。

礼貌是为讨好妈妈。

考年级第一也是为讨好妈妈。

成年后,他自然会本能用这一套相处模式,来投射到所有人际关系中。

吴谢宇没有自己精神内核。

以至于入读北大后,他精神内耗变得极为严重。

原因如其所言:

虽然上了北大,但我总觉得妈妈对自己很失望。

大学里我再拼命读书也拿不了第一名了。

我觉得我对妈妈的最后一点意义都消失了,大学里我一天天活得越来越累,越来越痛苦,越来越觉得没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魔占据上风。

吴谢宇内心开始出现一些极端的念头:

“死亡是一个工具”。

“我不想杀死她,我是想帮她解脱痛苦。”

根据吴谢宇解释,他最初计划是自杀。

有一天,吴谢宇回到老家,试探性问妈妈:如果我自杀了你会怎么办?

谢天琴说:你想自杀?那我也活不下去,我也想死。如果你要自杀,那不如我先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谢宇改变念头。

2015年7月10日下午,谢天琴回到家换鞋。

吴谢宇趁其不备,举起杠铃,猛地砸向其头部。

然后,不断重复......

谢天琴死了。

吴谢宇再把尸体裹上床单,卷上塑料膜。

接下再用活性炭等物资进行除臭。

最后藏尸于床底。

04

很多人都说,吴谢宇犯罪是高智商犯罪。

我不以为然。

谢天琴尸体是作案8个月后被发现。

这半年,吴谢宇没有被通缉,身份合法。

他还利用母亲身份,问亲戚朋友借款共144万,理由是,“孩子出国留学”。

那么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凶手,想逃避法律惩罚,应该怎么做?

要么藏尸,永远掩盖真相。

要么逃国外。

奇怪的是,吴谢宇都没有。

作案后,他疯狂嫖娼。

有一次,花4000元叫个“小姐”陪侍。

有段时间,还跟性工作者谈起恋爱来。

甚至还下跪求婚,答应给几十万彩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谢宇一改之前“三好学生”作风。

混夜场,做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警方公开资料,吴谢宇被逮捕后,在他家里发现大量情趣用品。

私生活之放荡,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案前,吴谢宇听到黄段子都脸红。

作案后,转身就成了夜场的浪子。

前后变化差异之大,也隐隐证明一个事实:吴谢宇的前半生看似完美,实则充满压抑。

而压抑的极点,不是自毁,即是毁人。

我没有为吴谢宇喊冤的意思。

人已成灰。

弑母凶手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写下长文,只是想借此给所有父母提个醒,孩子成长之路,心理健康永远是首位。

中国几千年文化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受此影响,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边界”为何物,只是固执认为,你是我孩子,就必须听我的。

鸡娃是为你好。

打压式教育是为你好。

把孩子当做宠物一样圈养,也能冠以“为你好”的名义。

表面看,孩子越来越乖。

代价却是,父母控制越深,孩子人格扭曲越严重。

因为人总是渴望做自己的。

当迫于某种道德绑架无法做自己,久而久之,心理健康就会出问题。

或向外爆发,或向内坍缩。

李雪说,爱是如其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爱还可以用这八字真言来诠释:

快乐成长,成绩次之。

愿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做人。

来源:水木先生说(ID:shuimujunshuo),剖析社会,分享教育观,与500万读者一起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每晚21:21,与你不见不散。让我们的呼声,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音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