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靠山屯发了一篇我写的文章(链接:),其实删除了不少过激言论,感谢大家的理解和靠山屯信任,还有点想说的话,想提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基层消防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追责问责,敏感时候发生火灾要追责,亡人火灾要追责,有影响火灾要追责,我经常在想,按照这个追责,是不是我们把工作做到极致,就可以完全避免火灾?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大省,所有消防人不眠不休是不是能把火灾降为零,同理,所有的交警全部上路不休息交通事故是不是就是零?派出所治安民警全部取消休假舍家别业进村入户是不是能把治安案件清零?我们的追责逻辑为何会变成这样:牛棚发生火灾是村干部宣传检查不到位,居民家发生亡人是镇办、社区排查不力。

我们能否把公权力施行到进家入户,什时候授权我们到私人住宅进行此类检查督导?电线穿了管就不会发生火灾了?真正的火灾原因有没有深度调查过?现行的空开装置能不能切断接触不良的火灾?

为了应对可能的追责,基层只能拼命压事故,明明是较大事故,经统计损失950万,构不成较大,某地市人口300余万,2023年火灾零亡人,这可能吗?

层层都在谋发展、抓亮点,你出个市级亮点,我就出个省级亮点,你让省台报道,我就让央视转发,这些亮点不能说毫无意义,简直是劳民伤财,上级机关的处长、副处长门能否抽点时间到基层当3个月的监督员,岗位轮换下看看基层的难点在哪?

拿小区飞线充电整治来说,几乎老旧小区都面临这个问题,这个社会性问题能靠消防部门解决吗?飞线有人投诉,没地方充电也有人投诉,修充电桩吧,铲除了绿化还有人投诉,有的小区无物业、无管理单位,每次清理楼道都要跟老头、老太太软磨硬泡,哪有那么多时间成本?消防设施损坏维修需要动用大修基金,全国有多少个成功的案例?以我本人经验看,解决一个类似的重大隐患,没有个一年半年是不可能的。

各级每年都在对预算下任务、定指标,可是有没有人测算过,这些预算究竟有多少真正用在了防火灭火的刀刃上?

我们的调研有几个是扎扎实实开展了的?我手里现在就有三个调研材料的任务,最后润色好把数据加上就好了,这也不能怪某个人,大家都没有精力去干这件事,又要完成任务。

我们现在各级都喜欢写材料的人才,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看材料是否新颖,角度是否刁钻,经验总结是否到位。说实话,写手们加班加点、点灯熬油写出的新提法、新名词是不是真的促进了工作?有的机关就是转发某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而已,基层抽调骨干本来是为了某项专门工作,如果常年大量借调骨干那干嘛还要制定三定方案?有个别机关借调干部几乎超过在编干部数量。

某地调整了重点单位标准,这本来是好事,如实统计,有多少算多少,结果又来个通知,数量不能减少,只能增加,这不是自相矛盾?既然要数量,专门研究出台个标准劳力费神干啥?

基层所有的人都在忙碌,大队长忙着开会,教导员忙着争取经费,监督员忙着完成排查任务报数据整天都很忙,连文员都疲于奔命,就像齿轮组合一样看起来转的飞快,结果离合没松,没挂挡,除了耗费些油料,就是排了一阵黑烟。有单位预约我本周让我去给消防培训,我说我现在工作状态就像量子力学,不确定,无法预测,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当天有没有会议、学习,或者临时别的安排,有的话会随时通知。几乎每天都在开会,这还不包括各种临时调度、督导、迎检。

减肥有反弹,戒烟有反弹,治理文山会海也有反弹,八项规定刚出来各地的会议文件确有改观,但是现在,原来说的开短会发短文,早都抛之脑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定要开,不开不足以说明履职,有个段子说,开会本来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这方法就是开会。

当前消防工作方向或者出路在哪里?

第一,逐级管理,各负其责,上级管好下级的主要领导,各级主要领导管好分管副职,管不好该撤就撤该换就换,大队干大队该干的事,支队总队干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其位谋其政,不谋其政的让他下岗就完了。

二顶层设计要有科学性,从《消防法》到《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紧紧抓住一两个基本法规抓他个五年十年,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更不要贪大求全,啥都要搞。

三是给基层充分的信任和自主,大队该买什么装备、怎么搞防火重点,大队长、教导员说了算,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发挥,让他们成长进步。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一家之言,不吐不快,有失偏颇,也请见谅。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ifir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