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亿航智能官网

撰文 | 朱君

编辑 | 神璐璐

审核 | 刘玉琳

封面 | 小鹏汇天官网

低空经济走红。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以来,低空经济步伐加快,成为又一黑马赛道。

A股市场,低空经济概念股持续升温,多轮涨停潮涌现,反映出市场的强烈关注。

资本市场从业人士刘锐(化名)表示,低空经济目前的发展节点与2023年的人工智能相似,都处在爆发前夕,市场前景广阔。

如今,A股迎来财报季,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陆续发布。为此,泰伯网粗略梳理低空经济领域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数据,挖掘财报之中的隐藏线索——哪些企业在低空经济长期布局?哪些企业是跟风炒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泰伯网据公开资料整理

刘锐透露,“目前关注低空经济,主要就是在看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和直升机行业。”

笔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无人机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军用无人机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具有技术和政策壁垒,业绩多数受大客户影响。

军用无人机龙头航天彩虹2023年营业收入约28.66亿元,同比减少25.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3亿元,同比减少49.96%。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包括无人机国内业务受客户产品鉴定和项目招标节点变化影响,收入下降导致利润贡献有所减少;同时无人机国际业务延续较高景气,海外新签订单处于较高水平。

财报显示,航天彩虹前五大客户中,航天科技集团销售额为16.7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8.59%。

航空工业集团所属的上市公司中无人机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则占年度销售总额比重高达99.64%。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64亿元,同比减少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减少18.27%。

公司解释,主要是受市场需求影响,导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民用无人机又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级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处于龙头地位,其尚未上市,业绩暂未可知。

工业级无人机龙头企业之一纵横股份4月27日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约3.02亿元,同比增加5.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450万元,亏损扩大147.55%。

纵横股份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公司业务增长未达预期,国内业务主要用户单位采购预算减少、部分采购项目延迟、部分项目研发及交付周期较长。同时,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84.27%,其中主要是无人值守系统、新型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大载重无人机系统等研发投入增加。此外,公司持续培育新市场,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3.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纵横股份2023年年报

然而,业绩下跌不影响股价飘红。作为无人机第一股,2024年以来,纵横股份股价上涨35.72%,区间最大涨幅达203.28%,曾两度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表示,“2024年将抓住低空经济的机遇,多措并举全力改善经营业绩。”

同时在eVTOL方面,纵横股份称,公司具有相关技术积累,具备开展相关产品研发的人员团队与技术基础,但“暂未立项开发eVTOL相关产品”。

相较于无人机,目前eVTOL市场热度更胜一筹。业内普遍认为,eVTOL低空载人飞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经济等特点,将成为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

“eVTOL的经济性更好,约是直升机的1/10~1/5价格。”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秘书长成涛表示。

作为全球首个取得eVTOL合格证的企业,美股上市公司亿航智能收获颇丰。财报显示,2023年亿航智能总收入为1.174亿元,同比增长165%;归母净利润为-3.02亿,亏损同比缩窄8.2%。

亿航智能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无人驾驶航空器EH216系列产品销量增加。据披露,EH216-S获得TC证和AC证后,四季度公司共交付23架EH216系列航空器,去年同期仅交付6架。

此外,亿航智能董事长胡华智称,“目前中国民航局审查组已完成全部现场检查,所有质量体系文件已提交局方进行最终总结,亿航的PC审计工作进入尾声,预计将于近期取证。”

取证完成即意味着能够实现商业化。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蒋俊表示,“取证是eVTOL商业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东部通航战略规划部总经理蔡武群则提到,预计在2025到2026年,国内会有大批量的eVTOL企业能拿到适航证,并且配备对应的运行标准,“这也意味着eVTOL企业逐渐开始投入到市场里来运营。”

2024年以来,多家具备相关技术的企业官宣布局eVTOL。其中,万丰奥威因子公司万丰飞机与某全球知名汽车主机厂拟成立合资公司,在eVTOL领域开展排他性合作备受关注。市场猜测,该汽车主机厂或为特斯拉。

4月24日,万丰奥威发布公告,2023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双下滑,实现营收162.07亿元,同比减少1.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减少10.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万丰奥威年报

其中,通航飞机业务实现营收27.69亿元,同比增长37.94%;实现毛利率30.05%,同比提升1.26%。该部分业务收入由全资子公司万丰飞机贡献。

因不在报告期内,eVTOL相关业务并未在万丰奥威2023年年报中过多体现。公司声称,“将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持续推进eVTOL合作项目快速落地并实现商业化。”

相较之下,在概念爆发之前就有所布局的企业,在年度汇报中拿到主动权。比如:

此外,山河智能参股公司山河星航早在2022年与大众汽车合作研发空中移动出行项目并已经交付。

这些业务在此前布局时埋下种子,在2024年迎来爆发,为公司带来红利。

刘锐表示,“低空经济目前处于火热时期,市场会尽力寻找相关标的,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均会受益。”

公开信息显示,在低空经济首轮浪潮后,无人机、碳纤维材料、通用航空、通感一体化等多个细分方向接连被爆炒。

其中,观典防务因为“低空经济+数据要素”概念被重点关注。根据年报,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2亿元,同比下滑27.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02万元,同比下滑71.31%。

星宇网达作为无人系统开发和应用提供商被看好,股价连续上涨。然而,从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公司营收、利润大幅下降,2023年营业收入约7.71亿元,同比减少2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398万元,同比减少74.99%。

总体来看,除了亿航智能等企业之外,本轮低空经济热潮在企业2023年的业绩中并未明显体现,更多变动或发生在新一轮报告期。

“市场看重公司此前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更看重公司的未来。”刘锐解释,“已经有落地的内容固然好,但哪怕没有,只要有潜力,同样会被看好。”

他举例说,比如轮胎企业森麒麟,因为获得了国内唯一飞行汽车轮胎项目—小鹏飞行汽车轮胎项目的配套资格被市场看好,“即使这一部分收入很少,在业绩表现中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莱斯信息作为国内民航空管系统龙头,同样成为本次低空经济概念股大热门。为此,公司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2021年、2022年、2023年在通航领域实现营业收入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约为0.43%、1.04%、0.24%。”

因此,部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时,多次提及低空经济,即便暂时没有实际业务。例如:

在刘锐看来,现在正处于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之际,“各方都想要入局分一杯羹。”

4月1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显示,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乐观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新一轮周期,市场格局是否重新洗牌?资本热潮下,又将跑出哪些黑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