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者,从不屈服妥协,无论残害欺压,始终保持不屈的斗志。

哪怕历经最黑暗的时刻,也能迎难而上,怀揣为亡命同胞报仇的心,誓要驱逐侵略者,重现大地祥和。

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体现在抗日战争中最英勇的四省人民身上。他们为国捐躯,只求换来敌人的溃败。这样的牺牲奉献精神,成就了今日和平的中华。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中国打仗的时候,最不怕死的4个省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四川的铁血之师-无川不成军 ≻—●

四川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无数铁血的儿女,这里蜀江汹涌,峡谷起伏,山川崎岖,人们在世代抗争中形成较强的生存智慧和斗争意识。

当国难来袭,四川儿女常能第一个挺身而出,誓死捍卫家国,历史上的川军,就是这股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军的雏形可追溯到1911年的保路运动,这次运动是四川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抗争。

清政府同意让外国资本控股川汉铁路后,四川爆发了规模浩大的保路风潮,成都、重庆等地的学生率先组织请愿团体,要求收回路权,后来演变为武装起义。

这场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推动了四川军阀势力的联合,川军从此走向统一、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川军谱写出最辉煌的篇章,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川军第一个请缨出战。

据国民政府的统计数据,四川征兵人数高达350万,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位居各省之首,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大战等重要战役中,川军都坚守在最前线。

他们只携带轻武器和大刀,就敢于近身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厮杀,如台儿庄一战,两个川军师部仅有三天时间与日军激战,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但没有一人被俘。

在松沪会战中,4000名川军与日军血战七天,仅剩600人,伤亡过半,却坚持不退缩,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线浴血奋战之余,川军还大力支援国内的经济建设,据说,抗战期间四川为全国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粮食支援,还捐助了十几架战斗机和数以亿计的法币。

没有四川政府和川军的鼎力相助,国民政府根本无法支持庞大的抗战军队,因此,“无川不成军”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抗战胜利有川军的力量作为坚实后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国共内战中川军遭遇失败,但其崇高的民族精神和英勇气节已经成为历史,正如老一辈川军常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激励了几代四川人民。即使在和平年代,许多川人仍保有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军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历史阶段,而是四川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那种为国捐躯的气概和胆识,仍然脉脉传下,激励着新一代四川儿女。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川人民族的血性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陕豫刀客的刚烈铁骨 ≻—●

陕北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刚烈精神,自古以来,陕西就是我国的军事重镇,陕西人民以英勇善战而闻名。

在抗日战争期间,陕西军民表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胆识与勇气,虽然日军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他们始终未能占领陕西大部分地区,陕西军民不畏强敌,多次击败入侵的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至1942年间,陕西边区的留守兵团和边区军民与日军展开了大大小小80余次战斗,他们北逐大漠,西进西域,战斗力可谓爆棚,打出了陕北威风,使日军闻风丧胆。

陕西军民歼灭日军上万人,成功守卫了陕西的河防,在中条山战役中,陕军粉碎了日军11次进攻,将3个日军师团牵制住,造成日军2万多人伤亡。

当士兵被围困时,他们宁死不屈,纷纷跳入河中殉国,以死明志,彰显烈士的气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安保卫战中,陕军同样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从1937年到1943年,日军对西安实施了145次轰炸,试图占领这座古城。

他们制订了阴险的"五号作战"计划,准备一举拿下西安,打通大陆交通线,然而陕军利用城墙洞作为掩体,数次击败日军进攻。

城墙如同一堵铜墙铁壁,让日军无计可施,一些本地杂牌军也加入战斗,共同守卫家园,老弱妇孺都自发抵御日寇,誓死保卫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期间,陕西人口仅937万,但共训练壮丁160万人投入战场,这些都是陕西儿女的鲜血和生命。

牺牲的陕西英雄达数十万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正值生命盛放之时,却甘愿献出所有。

这些陕西的年轻人正值青春年华,却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刚烈与无畏,他们宁可折戟沉江,也绝不受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人民以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陕西刀客的刚烈铁骨,成就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

他们为中国赢得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无数先烈的热血洒在这片黄土高原,绽放出自由幸福的花朵,陕西精神代代相传,激励中华儿女不忘抗战历史,筑牢民族自信和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桂系狼兵雄于天下 ≻—●

广西从古至今一直产生着许多英勇善战的部队和将领,被誉为“桂系狼兵雄于天下”。

这一美称在明代初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广西山区屡遭土匪袭扰,这些土匪聚集势力,到处烧杀抢掠,严重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消灭土匪,明朝中央政府从广西本地招募了一支武装力量,取名“俍兵”,这支部队经过严格训练,具有高超的战斗力。

他们能够迅速穿梭于复杂的山地地形,对土匪进行追击,把土匪逐出山区,有些土匪见识过俍兵的战力后,根本不敢再踏入广西一步。

此外,俍兵还会在山上开垦土地,建立村寨,切断土匪的补给来源,在俍兵的努力下,广西终于重见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由于俍兵在作战中展现出的狼性和不屈的意志,逐渐被人称为“狼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军队继续发扬狼兵的传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惨烈战斗,1937年,日军进攻广西柳州,广西军民奋起反抗。

一位广西老农拿起菜刀冲锋陷阵,结果砍死了7名日军,这种无畏献身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桂系狼兵的英勇善战。

1944年日军打算占领桂林,只派出2万广西守军迎战,面对10万日军,广西守军不但战斗力惊人,更让日军意外的是,守军中竟有一半是平民百姓。

这些百姓并非受过正规训练,却也甘愿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从此之后,日军只要听到广西话,就会胆战心惊,不敢轻举妄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在和平年代,这种桂系狼兵舍生忘死、百折不挠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最近广西十所高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训练,让大学生体验军旅生活,增强意志力。

训练过程极为严格,但学生们无怨无悔,以高昂的斗志完成了训练任务,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女大学生也积极参加了训练,展现了同样坚定的意志。

这充分说明桂系狼兵的血脉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反而在广大青年人心中得到弘扬,可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桂系狼兵的硬骨头精神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堪称“桂系狼兵雄于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湘军,源远流长的湖南军事力量 ≻—●

清朝中后期,湖南本土武装湘军崛起,成为维系清王朝的重要力量,起初,曾国藩组建湘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湘军的战斗力强过腐朽的八旗军,是清军主要作战部队之一,到1854年,湘军已发展到2万人,训练有素、作风铁血。

1860年,湘军进一步扩充到14万人,在这期间,湘军经历多场血战,战功彪炳,最终,湘军击溃太平天国军,为清朝夺回失地立下汗马功劳,由于战功受到重用,逐渐取代八旗军成为清王朝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基础上,湘军继续壮大,编制精良,装备精进,最鼎盛时达50多万人,湘军高级将领中,有15人官至总督,14人官至巡抚,对军政事务具重要影响。

其中,左宗棠等人才济济,令湘军之威名远扬,湘军的崛起,使清王朝获得中兴局面,“无湘不成军”之说由此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湘军主力被改编入中央军序列,在湖南战区,日军与国军多次大战,均以日军溃败告终。

长沙多次成功抵御日军进攻,湖南军民顽强抗战,成为全国的光荣榜样,战争期间,湖南人民报名参军热情高涨,全省3000万人中,约有210万人走上了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以湖南籍军事将领最为突出,如彭德怀、贺龙、陈赓、罗荣桓等。

他们为夺取新中国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这些将领个个具备过人才干,以谋定胜负,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勋。

今天的湖南仍保有优良的军事传统,培养造就大批官兵,历史证明,没有湖南的参与,中国的军队肯定会失去一股很大的战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结语 ≻—●

其实不论是哪个地方哪个部队,只要是保家卫国参与斗争就是人民英雄。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也终于在我们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前仆后继的行动下结束,中国人民获得了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