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无意间刷到一则街头采访的视频,话题是现在年轻人,生几个孩子比较好?

原以为,孩子是人生圆满的重要一环,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大家的答案,却与我想象的背道而驰。

其中,有大部分人给出了自己斩钉截铁的回答:不生。

说起原因,也很现实。

比如,生养成本大,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何谈养孩子,不负责的事情坚决不干。

比如,一旦生了孩子,生活重心将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到时候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和质量降低,无法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再比如,有了孩子,相当于自己人生架构的一次变革,意味着生活上的角色变更、职场上的发展妥协,极大的限制了自身的可能性不说,还会整天游走于一地鸡毛与柴米油盐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这些回答中,我们能感受到很多年轻人,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情,所呈现出来的负面情绪。

而这些情绪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是因为,年轻人对于“未知生活”的一种茫然和焦虑,他们担心自己在生孩子之后,也掉入到一种无力抗争的“生存困局”当中。

不过话说回来,有孩子之后,未必就只有过得水深火热,让生活陷入一团乱麻这一种答案。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自从有娃后,生活走向正轨,职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夫妻感情愈加如胶似漆,换了新房、买了新车,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每次提起这些事,朋友就会满脸骄傲的说:我觉得我儿子就是来旺我的,自从有了他,这日子一天一个样,比原先更有盼头,更有动力了。

所以,有孩子,未必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是一种“禁锢”和“束缚”,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就像网上有人说的那样:

不要担心养不起孩子,因为有的孩子一出生,那就为父母和家庭,带来了福运。

虽说这话有些“迷信”色彩,但大家可以仔细观察观察,那些有了孩子之后,过得越来越顺风顺水的家庭,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一般而言,有娃后过得越来越“兴旺”的家庭,多半会有3个特征,能全中的太少见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第一种特征:老人助力,充当儿女的后盾

网上有句话是:

所谓婚姻,就是彼此从各自的原生家庭脱离,然后一起努力,组建起来一个“新家”。

这话,没错儿。

但是落到实处,可能就是美好的想象,架不住骨感的现实。

尤其是有孩子之后,小夫妻的压力骤增,这个时候,老人的作用,就会被无限放大和凸显。

一方面,老人能够在年轻人外出奔波、养家糊口的时候,担当“帮忙带娃”的重任,减轻年轻人压力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为未来奋斗。

另一方面,小夫妻毕竟刚刚成家立业,再加上孩子的出生,经济压力势必上涨了好几倍,如果老人能够稍微帮衬一点,拉上他们一把,生活就会一瞬间柳暗花明。

所以说,在有孩子之后,如果有老人这一强大后盾,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够给年轻夫妻很多缓冲,从而能够让生活,朝着既定的轨道,有条不紊的继续。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小张,小时候父母出了车祸,双双离世,是姑姑把他拉扯大的。

小张争气,考上了好大学,后来留在了大城市工作,也是那时,认识了如今的妻子。

两人一见钟情,步入了婚姻殿堂。

但是婚后一两年,小张都没有勇气要孩子,原因很简单,脑袋上顶着车贷、房贷的压力,这个时候要个孩子,原本的生活架构,就会被彻底打破。

就在这时,小张的岳父、岳母站了出来,明确表示以后有孩子了,不用小张两口子操心,老人家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

就这样,小张在岳父岳母的帮衬下,终于度过了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现如今,要了二胎,生活越来越好。

到现在,每次跟小张在一起吃饭闲聊,他都对岳父岳母的付出和贡献非常感恩,

所以说,很多时候,如果老人能够在小夫妻俩有娃之后,出上一些力气,主动化身“辅助”和“后盾”,那么可能对于这个小家来说,就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扭转”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第二种特征:夫妻关系亲密,保证家庭正常运转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就提出过关于爱情的3个要素,其中第一要素就是:保持亲密

说的是,如果夫妻能够感情经营中,为对方着想、看重对方,相互分享,相互支持,那么对于彼此的感情,以及家庭的正常运转,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其实,这道理大家都懂,只有一个家庭夫妻齐心、沟通无碍、关系亲密,那么日子再怎么艰难,都会在彼此的共同努力下,过得越来越好。

但是话说回来,很多夫妻,一旦有了孩子,可能未必能如初见那样,保持着恩爱与亲密的夫妻关系,反而是矛盾频出、争执不断,甚至有些家庭还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一拍两散。

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是彼此的“沟通环境”不够通畅,总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不到对方的付出和辛苦。

久而久之,就会违背感情当中的关键要素——保持亲密,导致情感出现裂痕,让一个家庭也陷入到一地鸡毛当中。

就比如说,现在很多女性,为了照顾孩子,而不得不放弃在职场上拼搏,每天24小时围着孩子转,顾不上美美的妆容,也没再穿过漂亮的裙子。

原以为,只要这个家庭能够越来越好,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可问题的关键是,很多男性朋友觉得带个孩子而已,不过如此,哪有那么辛苦和不易。

如此一来,一个心里委屈,一个无法提供情绪价值,闹出的不愉快就会越来越多,慢慢的双方的内心深处,都积攒了很多的不满和埋怨。

那么大家想想,一个家庭中,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又怎么会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呢?

所以,那些有孩子之后,越过越好的家庭,大多夫妻的关系都非常紧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家庭,在一种积极正向的能量场中,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第三个特征:秉承同样的教育理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夫妻原本感情很好,但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却渐行渐远。

而之所以会如此,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在有关孩子的问题上,双方并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其实,只要有了孩子,之前形成的家庭架构和模式,势必就会被打破,那么如何去构建新的家庭模式,我想,是每一对夫妻,都需要去考量的重要问题。

而那些在有孩子后,能够过得越来越“兴旺”的家庭,大多在两方面问题上,平衡的相当好。

第一方面:排位问题。

你觉得有孩子之后,该不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呢?

可能很多家庭,都会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切,所以往往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心理变化,那么对另一半的关注就会减少,久而久之,不但会忽略对方的感受,还会加强彼此的陌生感。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慢慢演化成孩子的“共同抚养者”,而与亲密渐行渐远。

而那些越过越兴旺的家庭,一定会把重心放在自己伴侣身上,这就相当于夫妻是一台机器的发动机,只有发动机开始正常运转,那么剩下的其它零件,也会在这种充满“爱”的环境下,有条不紊的运行和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方面: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些夫妻,之所以最终分道扬镳,就因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始终无法统一。

就像我之前看过的一个电视剧,妈妈希望孩子能够上更好的小学,所以多方打听、找人斡旋、不惜花重金,试图进入重点小学。

可孩子爸爸对这一切,却非常反感和排斥,他认为孩子不过是小学,至于这么卷吗?

所以夫妻俩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到最后感情越来越淡,只能以离婚收场。

其实,教育理念,看起来是一种观念上的不同,但实际上,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一旦双方的出发点不同,那么产生争执在所难免,甚至最终会变成一种内耗,导致一个家庭出现各种危机。

而那些越过越兴旺的家庭,在这一点上,一定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双方互相支持和理解,包容和接纳对方的意见,从而才能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在一种温和的环境下,慢慢成长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家庭是否会过得越来越兴旺,并非只是单纯依靠一个人的努力,要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家和才能万事兴。

所以,每一个家庭成员,若能都能够站好自己的一班岗,那么有了孩子之后,哪怕日子再艰难,也能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