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小人书故事为杨家将之《大闹汴梁》,史惠芳绘画,戈兵根据刘兰芳、王印权传统评书改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郎封印挂帅镇守三关,一晃七八年过去了,这天收到老太君家书,得知母亲病重,危在旦夕,然没有回京圣旨,擅离边关是死罪。

岳胜劝六郎悄悄入京,速去速回,商定后六郎换上便服,飞马出营,忽听林边有人喊:“六哥,哪里去?”

原来六郎和岳胜的对话被孟良偷听到,三人直奔汴梁而去。

路过一座张灯结彩的府第门前,门楼匾额写着“状元门第”四个金字。孟良叹道:“这家好阔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郎无心观赏,催促道:“咱家比这还好,快走吧!”

来到天波府门前,大门紧闭,上、下马牌坊都被推倒,闹龙匾也被砸碎,一片凄凉景象。

六郎暗暗吃惊,知道出事了,急忙敲门而入,担心焦、孟二人意气用事,让他们先去客厅饮酒用饭,自己直奔无佞楼。

老太君昏睡在床,柴郡主伪造老太君书信,令六郎回家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郎问明情由,老太君是被谢金吾气病,这谢金吾是京城富商公子,兵部司马王强的女婿,头名状元。

王强当年给六郎写过御状,经八王保举入翰林院大学士,教太子赵恒读书,实是辽国龙虎双状元贺黑律,卧底中原,自那时起在宋朝扎下了根。

太宗薨逝后,赵恒继位为真宗,王强便成了宠臣,为扳倒杨家这根朝廷的顶梁柱,他纵使谢金吾故意寻衅天波府,老太君被谢金吾故意打马一冲撞倒,连摔带气当场晕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宗偏袒王强,王强袒护谢金吾,只说让谢金吾登门赔罪便作罢了。

此话被孟良和焦赞听到,两人气不过,来到“状元府第”,见一老汉被架出门外,这老汉姓田,和女儿卖唱为生,谢金吾不但不给钱,还强留他女儿过夜。

焦赞让孟良把田老汉送回家,自己进府去救人。

焦赞听见厅堂里有声音,走过来捅开窗户纸一看,那姑娘指着谢金吾大骂,谢金吾命人用皮鞭将其打死了。

焦赞怒吼一声冲进来,手举钢刀杀死两个恶奴,又将谢金吾劈死,此时谢金吾妻子王月荣听到声音过来,也被焦赞一刀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焦赞想着好汉做事好汉当,便在墙上题诗一首:怒气贯斗牛,前来报冤仇,惩办谢金吾,抚慰无佞侯,谁要办此案,请到边关走。

焦赞离开状元府,碰上孟良回来,两人赶回天波府,探望老太君。

焦赞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番,老太君知道事情不妙,让他们三人立刻赶回边关。

回到边关第二天,钦差前来传旨,命六郎即日回朝,边关由狄玉陶代理三关元帅。

案发后,王强奏本调六郎回京审问,举荐狄玉陶到边关代六郎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郎来到京中,王强把墙上诗句抄写下来给六郎看,六郎心中暗怨焦赞杀人留诗给人以把柄,事因杨家而起,因此认下这罪责。

真宗一拍龙案,要把六郎推出斩首,寇准一见心急如焚,他知道不是六郎所杀,必有隐情。

寇准来到法场,见焦、孟二人赶来,明白真相,带着几人重回大殿,向真宗说明,又把田老汉找来作证。

可真宗听信王强之言,认为祸根是杨景,私离边关罪在不赦,下令将焦赞和杨景一起问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岳胜率边关兵马来劫法场,真宗闻听吓得心惊肉跳,来到城头只见众兵将人如猛虎,马如蛟龙。

寇准看出真宗顾虑,趁机进言让杨景出城退兵,对其从轻发落。

六郎出城,眼含热泪深施一礼,劝岳胜领兵速回边关,边关不可无人把守。

这时六郎才知,孟良进京前逼问狄玉陶才知道京中案发,王强诡计,那狄玉陶在边关想方设法要处斩岳胜等人,孟良一怒杀了狄玉陶,岳胜带兵前来相救六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郎知道这又闯下大祸,忙让岳胜带兵退据太行山,养精蓄锐,若北国进犯,再上阵杀敌,将功折罪。

岳胜听令带兵退往太行山,真宗以为他们返回边关,心里才算安定下来。

真宗在金殿坐定,寇准又罗列谢金吾罪证,焦赞实是为民除害。

王强见不能置六郎于死地,又进谗言,说杨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应充军发配云南。

焦赞也被免去死罪,充军长沙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差李义、张恩带六郎来到天波府辞别老太君,柴郡主担心六郎安危,陪同六郎一起赶赴云南。

老太君带孙儿宗保、宗勉送六郎夫妻至十里长亭,洒泪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