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5月10日发布的数据,一种被命名为KP.2的新冠变异株目前已经取代JN.1成为美国的主要流行株。而它,最早是在美国下水道系统中发现的...

据悉,KP.2是JN.1变种的后代,有时被称为“FLiRT”变体,因其在刺突蛋白中的突变位置而得名。“FLiRT”最初是在美国下水道系统中发现的,但确切来源尚不清楚。 这意味着,新冠病毒仍在变异

CDC发言人发出警告称,病毒通过突变不断发生变化,有时这些突变会导致病毒产生新的变种。

KP.2 一代更比一代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早在4月份的时候,医学专家Eric Topol就曾警告,KP.2为代表的FLiRT具有更为明显的传播优势,有可能引发新一波新冠疫情。

早期数据表明,它们产生与JN.1相似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2至14天,这些症状主要影响上呼吸道,包括喉咙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烧、头痛以及味觉和嗅觉丧失。

美国传染病专家罗伯特·墨菲博士表示,虽然症状和严重程度似乎与之前的新冠病毒株大致相同,但新变种似乎更具传染性。

今年5月初,世界卫生组织已将KP.2亚变种列为监测中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毒的演变。

KP.2 是否已在我国流行

目前尚未在我国流行。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2023年4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我国并未发现KP.2变异株的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4月1日-4月30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11299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JN.1、JN.1.4和JN.1.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疾控《2023年4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