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老红军父亲

回忆我的老红军父亲

程长征

程长征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90周年,老红军的父亲从大别山开始参加当时在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一路走下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全国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他都是亲历者和见证者。本来觉得大家对那遥远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已经都知道不少、了解不少了,我也没想再去写了,但坐下来静静的回忆老红军老爸生前所给我们讲的点点滴滴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觉得老爸的经历还是有一些特点的。值此纪念红军长征90周年之际,也来回忆一下我的老红军老爸,让现在的人多少能再次了解一下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情景吧。而且再过十年,我想,估计也不会再有多少人能来写这类的回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祖籍是湖北省罗田县,同样是大别山的山南边,因为贫穷全家逃荒要饭来到了河南。老爸就出生在位于大别山北边河南省商城县的一个小村落里,家里是雇农,无一分田地,靠给地主老财干农活吃饭。我老爸是个有个性的贫苦青年,由于受不了地主老财的剥削压迫,毅然前往红军驻地去报名要求参加红军。“面试”时,红军部队的“面试官”问老爸:为什么要参加红军?老爸说,为了不受地主老财的欺负,为了有饭吃。然后“面试”官问了老爸三句话,第一句话:你怕苦吗?第二句话:你怕死吗?第三句话:你想家吗?当得到老爸肯定的回答后,就算“面试”通过了,而后发给老爸一顶八角帽,一个红布的五角星让你自己缝到八角帽上去,一支步枪、3发子弹,就算正式入伍了。老爸什么人都没有告诉,悄悄的就跟着红军队伍走了。那是1931年的春天。

第二天当我爷爷奶奶得知老爸参加红军跟着红军走了的消息后,一时慌乱的不知道怎么办好,当时正是国民党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的时候,谁家要是有人参加红军就要把全家都杀光。还是爷爷出面召集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经过紧急商议,决定全部离开这个村庄,分不同方向逃跑,爷爷奶奶往东跑,大伯、二伯往南跑,姑姑往北跑。这样,全家人才逃脱了国民党军的追杀,从此我家的人就全部从这个村子里消失了。直到解放后老爸回家乡看望的时候,村子里仍然没有见到一个程家的亲戚和后代。再后来老爸告诉我们,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热心寻找帮助,一些亲人找到了,大伯、二伯逃到了武汉郊区的梁子湖畔,姑姑逃到了离村子北面20多里路的地方嫁了人,至于爷爷奶奶,逃到哪里了,死在哪里了、埋在哪里了直至现在都不知道。

老爸入伍后所在的部队是红四方面军总保卫局,长征路上,探索道路、侦察敌情、肃清敌特、保护大部队安全等这些艰苦危险的活儿就是他们部队的主要任务。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老爸匍匐前进的时候,弓着的右腿被一个炮弹皮打中,一下在大腿上、小腿上穿了4个洞,鲜血直流,随队的卫生员将老爸拖到隐蔽的地方,把裤子撕开,把伤口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拿个树枝缠上些布条让老爸咬着,而后就把一瓶碘酒分别往4个伤口里迅速倒下去,倒好以后再把伤口包扎起来。当时疼的老爸大声喊叫,拼命挣扎,但手脚被死死的按住动弹不得。老爸说,这个办法虽然残忍、令人疼痛的几乎昏死过去,但在那个形容红军医院的条件是“红汞碘酒,抹了就走”的缺医少药的环境下,为了防止以后感染,这还是个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要知道,在那个每天行军打仗的环境下,伤口如果没有处理好感染了,人基本上就只有慢慢等死了。果然,之后老爸的伤口没有发炎感染,慢慢的好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长征路上的特点就是走路行军打仗,老爸的右腿负伤了,只好离开继续前进的大部队,被安排在附近村庄的老乡家休养。老爸是个毅力坚强的人,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了部队,只在老乡家休养了两天,就拄着个棍子,一瘸一拐的朝着大部队开拔的方向一路问、一路走下去,他要赶上大部队,他要回到大部队中去继续与战友们一起行军打仗。我们问老爸,你一条腿负伤了,走路又很慢,怎么能追上每天行军的大部队呢?老爸说,靠一定要追上战友们的坚定信念,每天早上比大部队走的早,晚上比大部队休息的晚,坚持不懈的走下去,相信总有一天能追赶上大部队。老爸就是靠着这种惊人的毅力起早贪黑的不停的走啊走。在路上,老爸碰到了一个同样负伤掉队的陈姓小战士,他的伤比老爸还要重一些,老爸就一手搀扶着他,一手拄着棍,就这样两人相互搀扶着相互鼓励着走下去。终于他们赶上了大部队,又融入到了部队的大家庭之中,又与战友们一起走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那个被老爸搀扶着鼓励着一起追赶上大部队的小战士就是后来的西藏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义。全国解放后的川藏公路修建是陈明义叔叔带部队修建的,在那个开山筑路只有铁锤、钢钎、小推车等简陋工具的极其艰难困苦条件下,陈明义叔叔仍然保持着老红军的本色,经常戴着柳条帽出现在施工现场。前几年我2次旅游走川藏线,路过二郎山隧道的时候都会想起“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这首歌和可敬可爱的陈明义老红军叔叔。

老爸给我们讲的另一个情景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红四方面军是张国焘带领的部队,由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逃跑主义,红四方面军有着几次走过草地的特殊经历。老爸说,那一片茫茫的水草地气候十分恶劣,变化无常,沼泽遍地,泥泞不堪。一路上很多泥潭草潭,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如果不深,还可以拉上来;如果很深,越挣扎越往下陷,一些人就再也拉不上来了。晚上宿营,沼泽地不能躺下睡觉,就3、4个人一组背靠着背坐下,抱着枪睡觉。有些战士因极度的累、饥饿加上生病,第二天早上大家起来的时候他就永远的站起不来了,其他战士就默默的把他的枪拿上继续出发了。老爸说,第二次过草地再次路过这里的时候,大家看到这些白骨时还能认出这堆白骨是谁、那堆白骨叫什么名字……

老爸为了永远不忘那段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把我们兄弟3人名字分别起为:万里、长征、延安。以至于“文化大革命”之后,有些不了解的人问我们,你们兄弟3人的名字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改的吧?我们就总是告诉他们说,我们3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是这个名字,从没有改过。

记得我们还小在家的时候,每到红军长征及长征胜利周年纪念的时候,老爸都很想念他牺牲的老战友们。老爸常会有些伤感的说,战友们在那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冒着枪林弹雨与敌人战斗,流血牺牲,就是为了今天的新中国和幸福生活。现在他们为之奋斗的革命成果实现了,但他们却没能看到,没能享受到。我能活到新中国成立,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我是幸运的。你们新一代人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你们只有努力了,做出自己最大贡献了,才能对得起牺牲了的先烈,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对于老爸的这些话,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听过多遍了,虽然有时候感到有些啰嗦,但我们知道那是他发自内心深处的话。今天我们愿意再听十遍、百遍,但老爸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们了。我们要把他的反复叮咛永久的记在心里,作为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永恒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 作者简介:

程长征:1953年1月出生于郑州,大学文化。1969年12月入伍,在东海舰队航空兵地面部队10年,历任班长、排长、通信参谋、副指导员、指导员。1979年选调到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任潜艇副政委、政委,1989年转业到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历任处长、分支局局长、副巡视员。2013年1月从宁波海关退休。

作者:程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