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碘缺乏病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5月13日,陕西省疾控局邀请陕西省疾控中心(省地防所)碘缺乏病与高碘防研室副主任郭大伟,就防治碘缺乏病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什么是碘缺乏病?碘缺乏有哪些主要危害?

郭大伟: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为30毫克。尽管含量极低,碘却是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孕妇、哺乳妇女、0至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人群。

在缺碘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相应的表现也不同。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地方性克汀病及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记者: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碘?

郭大伟: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参考摄入量:0-0.5岁婴儿的适宜摄入量约为85微克/天,0.5-1岁婴儿的适宜摄入量约为115微克/天,1-11岁儿童的推荐摄入量(RNI)为90微克/天,12-14岁的推荐摄入量为110微克/天,15岁(含)以上及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孕妇的推荐摄入量为230微克/天,乳母的推荐摄入量为240微克/天。每日碘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长期以碘推荐摄入量水平摄入碘,可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维持组织中适当的碘储备和机体健康。对于个人而言,只要坚持科学食用碘盐,就不用担心碘缺乏问题。

记者:中国及陕西省碘缺乏病防治情况怎样?

郭大伟:我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陕西属于内陆省份,外环境普遍处于缺碘状态,也曾是我国危害较重省份。全国部分省份及我省率先开展了食盐加碘的防治试点工作,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我国采取了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30年来,在“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国际上防治碘缺乏病的引领者,受到了国际组织高度认可。目前我国达到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目标,陕西省107个县(市、区)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随着国民碘营养不良的改善,碘缺乏病病区的患者数量减少,经济负担减轻,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们将根据国、省《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差异化干预、科学与精准补碘”防治策略,向着在2025年“全省107个县(区)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人群碘营养总体保持适宜水平”的目标奋进。

记者:为什么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危害的最好方法?

郭大伟: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人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目前,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45个国家或地区实行食盐加碘。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

记者:碘缺乏危害消除后还需要继续食用碘盐吗?

郭大伟:碘缺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生活的外环境缺碘,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含碘量不足,因此生活在这类地区的人群碘摄入量也不足。土壤和水源中的碘是靠海水中的碘蒸发到云层、再经降雨向陆地补充,通过降雨补充碘的过程相当缓慢,故人们生活的外环境的缺碘状态是长期的、难以改变的。根据全国及陕西省生活饮用水水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依然较低,全国及陕西省绝大部分地区依然为碘缺乏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我国是碘缺乏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如果我们不能长期地、持续地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

记者:居民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郭大伟:居民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购买时要辨认清楚包装必须有碘盐标识。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应离开灶台,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高温、日光直射和吸潮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用随买。

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记者: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有关吗?

郭大伟:甲状腺结节很常见,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人群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我国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直径大于0.5厘米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是20.43%,并且会随着年龄和体重指数增加而增加,即年龄较大、体形偏胖的人检出率会增加。

研究显示,碘缺乏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在普遍食盐加碘地区,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低于历史碘缺乏地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是引起甲状腺结节增多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来源:群众新闻

统筹编审:陈小瑜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