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守治疗吧,腿疼;做手术吧,心疼。”这曾经是很多老百姓对高价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切身感受。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然而,高昂的医疗费用却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完善,集采种类的不断增加,不少高价格的药品、医用耗材告别“万元时代”,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基层百姓的幸福感得到了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术费用高昂,

不少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60岁的孙大娘是河北沧州泊头市大魏庄村的农民,近期先后完成了左右膝关节置换手术,困扰她10多年的腿疼终于康复了。

“在田间地头上忙活了大半辈子,年纪大了谁没个腰酸腿疼的”,孙大娘大约十年前发现自己走路时膝关节出现疼痛,并没往心里去,买点膏药贴贴、歇两天就过去了。就这样断断续续熬到两年前,孙大娘“疼得不能下地走路了”。担心手术花费太高,孙大娘选择了保守治疗,“但是吃药一年多,钱花去不少,疼痛还是没减轻多少。”

2022年初,她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医。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医生建议她进行双侧关节置换手术。

当时,换一副膝关节仅耗材就要花费3万多元,还不包括住院其它费用。“两副关节就得小7万,再加上其他费用得花10来万”孙大娘犹豫再三决定先置换左侧膝关节,术后观察效果后再决定是否置换另一侧,“当时在医院住了11天,总共花了6万7千多元。”孙大娘说。

手术恢复期后,左腿行动自如,再也没疼过。孙大娘心里对手术效果很认可,但考虑到昂贵的费用迟迟没能下决心给右腿做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值耗材降至“千元”,

让她重燃“膝”望

2022年4月,孙大娘得知集采医用耗材降价的消息。价格真的那么便宜了?质量还和以前一样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再次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生告诉她,集采之前每套3万多元的人工膝关节,集采后只需几千元,便宜2万多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以后看这个病不用发愁了。”孙大娘说。

很快,孙大娘做了右侧膝关节置换术,“手术之后,疼痛感立马就消失了。第二天就能下床慢慢走路,一个半月之后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这一次,孙大娘置换关节仅仅花费不到5000元,住院总费用28000余元,比上次节省了一半多的费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负责人刘医生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体力劳动者高发。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此类病症晚期患者的最佳选择,能够极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但多年来人工关节价格较高,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很多老人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

2022年4月30日,人工膝关节集采在河北省正式落地,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余元。“很多膝关节病变的患者都主动来院询问,置换手术明显增多”,刘医生表示,膝关节集采给底层劳动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作为医生看到老百姓终于不再因价格拒绝最优的治疗方案,心里也很痛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年药品耗材集采约800个品种,

群众受益600多亿元

据河北省医疗保障局介绍,同样纳入集采的还有弹簧圈、种植牙、角膜塑形镜、动脉瘤夹、医用胶片等一批用量大、单价高、临床需要多的高值医用耗材,其中,心脏固定器、角膜塑形镜等品种集采均是全国首创,集采耗材数超100种居全国首位。在药品集采方面,实现了化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和生物制剂集采品种全覆盖,有效保障了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质优价宜的药品。

弹簧圈主要用于颅内脑动脉瘤栓塞手术,动脉瘤的大小决定弹簧圈的用量。在带量采购前,1毫米大小的动脉瘤需要一个弹簧圈,价格一万元左右,瘤体越大使用的弹簧圈越多,一次手术可能要达到二三十万元的费用。弹簧圈结构复杂,河北省医保局创新集采规则,创造性的提出了按照基准价和降价幅度确定中选价格的制度设计,三类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幅77%,弹簧圈的集采价格也从万元降至千元。

衡水的黄阿姨,是弹簧圈集采获益者之一。2021年,她被查出患有双侧脑动脉瘤。由于年龄等各方面原因需要做两次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2021年第一次手术弹簧圈的费用是2万多,集采政策后手术,弹簧圈才花了5000多。我们是农村家庭,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负担减轻不少。”黄阿姨的女儿说。

原标题:膝关节集采降价,农村大娘重燃“膝”望——为民集采,大量高值耗材进入“千元”时代

来源 | 国家医保局

编辑 | 符媚茹 买晓飞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