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长期身陷“礼拜攻势”的困扰。

受美军空中封锁,以及依靠人力、畜力等原始运输方式影响,志愿军的后勤补给非常困难。

枪、子弹、手榴弹、装满的水壶,林林总总加起来。每位战士在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奋勇激战的同时,至少还得负重80斤。而这也只是一人一周所需的分量。一旦遭遇什么意外,战士们便很可能落入弹尽粮绝的险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背景之下,为了尽可能填补前线后勤补给上的巨大漏洞,国家大力号召人民群众,为志愿军赶制干粮。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忙活得热火朝天。

人群之中,有一道身影异常显眼。

那是一位年近半百的中年男子,他身患肺结核、胃溃疡、神经痛、脊柱结核,体弱多病。却坚持挥舞大铁锹,不停翻炒米和面,一遍又一遍,一锅又一锅,只为往前线多送一份干粮。

这人并非什么爱国老百姓,而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

要知道,就在解放战争末期,兵败被俘时。杜聿明为了不落入共产党之手,曾多次试图自杀。

然而短短两三年过去,他不仅拖着病体为志愿军炒粮,还积极为抗美援朝作战献计。

究竟是什么,让杜聿明的心态发生180度大转变?他为抗美援朝所献的计策又是什么呢?

兵败淮海,意欲自杀

1949年1月10日,安徽省萧县张老庄内。

村民段庆香起了个大早,正挑着扁担在乡间小道上拾粪,突然瞧见10来名身着军装的男子迎面走来。

由于附近恰巧是解放军四纵十一师后方医院驻地,段庆香还以为来得是解放军战士,当即扬起笑容热情欢迎。

不料人走到跟前,段庆香才猛然发现,这些人穿着的分明是国民党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