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名片:鱼丸

寻味地址:大冶市还地桥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冶市还地桥镇

有一家传统手工鱼丸

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每天都有不少食客排着长长的队伍

争相购买

近日

记者一行走进这家店

探访这道Q弹爽滑鱼丸的制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鱼被赋予了“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尤其在热闹的春节期间,一道道美味的鱼肴就更能表达出浓浓的年味和祝福。用鱼做出的美味佳肴有很多,鱼丸就是其中之一,每到年终岁尾,家家户户都开始制作鱼丸,这道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食,是不少黄石人关于过年的记忆,是团圆的味道,也是游子的乡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丸作为传统美食,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在大冶市,鱼丸更是成为了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红白喜事,餐桌上这道鱼丸必不可少,在他们眼里,丸子也叫圆子,代表着圆满,寓意团团圆圆,后来当地逐渐形成了“无丸不成席”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鱼丸选用新鲜鱼肉,经过精细加工制作而成,不仅蛋白质丰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此外,鱼肉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发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吃鱼丸也成了随心所欲的事。放眼望去,菜市场内到处可以看到鱼丸店,有的进店就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鱼丸;有的是现做的冷鱼丸;还有的是各种精美包装的冷冻鱼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将鱼丸做得弹牙好吃、不腥不腻,关键在于厨师的耐心与手法。在大冶市还地桥镇,有一家店名叫“兆尹食品”,自2009年起,这家店便开始售卖美味的鱼丸,其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喜爱和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大冶市还地桥镇的“兆尹食品”,店外络绎不绝的顾客在排队选购,店内老板娘孙质兰正在忙着制作鱼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拿出一大早精心挑选的活鱼,先熟练的去除鱼皮,然后沿着鱼脊背切下,轻松剔除中间这块影响鱼丸颜色且腥味重的红肉。孙质兰边取鱼肉边说:“要想做出美味的鱼丸,首先就是选料要讲究,我们选用的都是当天采购的新鲜活草鱼或者胖头鱼,这两种鱼制作出的口感比较好。另外,选鱼我们会选择重量在3至5斤的,太小的鱼太嫩,制作出来的鱼丸没嚼劲;太大的鱼怕老了,嚼起来会比较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她把纯鱼肉切成小块后放入绞肉机内搅拌成细腻、嫩滑的鱼浆。随后,在鱼浆中加入适量蛋清、盐、生姜末、小葱末、水等进行搅拌均匀。“蛋清可以让鱼丸更加蓬松,口感更好。葱和姜可以有效去除鱼肉的腥味,同时增加鱼丸的香味。”孙质兰说。

“现在到了让鱼丸口感Q弹的关键步骤,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时间和耐心在这个环节是必备的,耐心的人才能成功制作出美食。”孙质兰边解释边搅拌着,直至眼前的鱼浆变得韧性、富有粘稠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还是孙质兰这双巧手,只见她用左手抓一把鱼浆,右手用勺子辅助,顺势一捏,乳白色的鱼肉从虎口处挤出,一个圆溜溜、质地饱满的鱼丸就做好了。她将鱼丸挤出后顺势放入一盆冷水中。这个过程需要你仔细且有力,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颗鱼丸都能够完整而美观。

当所有的鱼丸都已挤好,可以开启大火,将水煮至“似开非开”状态,接着转小火煮熟,然后就可以用漏网捞出来了冷却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鱼肉的鲜美口感,不至于因为火候导致鱼丸缺乏弹性。”孙质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煮熟的鱼丸捞出,沥干水分,摆放在盘中。这样一道营养健康的自制鱼丸就做好了。趁热品尝一颗鱼丸,不仅外观俏丽饱满,且口感鲜甜,既弹牙又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吴女士是店里的熟客了,她一边选购鱼丸一边说道:“她家的鱼丸口味纯正,味道鲜美。我经常买回家做给孩子吃,有时候我还会让老板真空打包帮我寄给武汉的大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质兰在制作鱼丸时非常注重细节和口感,她认为只有用心做好每一颗鱼丸,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支持。她每天都会亲自挑选新鲜的鱼肉,严格控制鱼丸的制作过程,确保每一颗鱼丸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品质。此外,她坚持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注重细节和技巧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到老,学到老。“我基本上全年无休,要么在店里忙活着制作鱼丸,要么就去拜师学艺。”孙质兰介绍,她至今仍在不断学习,每当听说有老师傅鱼丸做的好,她便利用闲暇时间去求学,不断提升自己做鱼丸的技艺。

正是这份坚持和用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如今,“兆尹食品”的鱼丸成为了大冶市还地桥镇的美食名片之一,她在黄石城区、大冶市内和还地桥镇各设立了一个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孙质兰看来,做鱼丸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只要大家说我家的鱼丸好吃,我就会一直努力做下去。”她说,做鱼丸虽然有时候也感到辛苦,但每当有顾客称赞她的鱼丸好吃,她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未来我希望能够将这份美味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还地桥鱼丸。”

孙质兰将一颗颗简单的鱼丸成功化作了元气,一颗热乎乎的鱼丸下肚,化成了一股股温情,充盈着人们的心房,也化作了一缕缕乡愁,温暖着万千在外游子的心和胃。

文字:刘舒晨

视频:彭冰洁 陈靖宇 郭晓丹

黄石日报社“黄小石”融媒战队出品

来源:黄石日报

发布: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

出品:黄石日报社

主编 / 冯国栋 责编 / 肖姿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