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首发激励计划#

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扮演着南海交锋的主要推动者角色。美国激化南海局势的直接方式包括军机、军舰及由此衍生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为代表的军事威慑内容。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中美方撤出,2021年美军核潜艇南海撞山、2022年美军F35南海坠机,2023年美方报告超出以往的中美海空交锋事件。是美国军事影响力淡化,中国在南海军事影响增加的缩影。另一方面,资金、媒体、NGO组织,是美国激化局势的间接手段。几者往往同时发生,综合作用推高菲律宾国内的对华情绪。

当下南海局势面临战争风险增大局面,菲方数度试图擅闯被中方以硬性手段拦截。期间发生菲船驾驶舱玻璃被水炮击碎、菲方人员举白旗等事件,局势面临纵向、横向两个升级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向方面,以美菲军演为代表,菲律宾成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外部军力集结地,外部军力在菲部署情况加深。横向方面,有美国资金支持背景的菲组织“这是我们的”,试图将中菲南海交锋事项加于菲律宾各界。该组织计划在5月14日到17日,聚集200多人搭乘约100艘渔船前往黄岩岛海域,进行相关活动并投放具有显示主权主张意味的标志。

有知情人士透露,该活动最终能征召到的船只数量或为十多艘,多数船只预计在菲周边区域活动。菲海警方面宣称,会对菲渔船进行护航。此次活动可以视作美菲在官方层面擅闯失利后,开始寻求菲民间势力进行更大规模人力调动,寻求驱动菲渔民为中国海警执法制造麻烦。对这一事件,美菲方面称,中国正对黄岩岛实施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事人员雷·鲍威尔5月13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信息称,中国至少有4艘海警船及26艘大型船只投入到对黄岩岛的封锁。美方人员透露了中方在黄岩岛的部署规模,其信息获取渠道是通过卫星、海上监测设备、周边执行监测的长期部署人员还是菲律宾方面信源,是个值得研讨的事项。对于中国在南海的基建行动,菲律宾方面表现敏感。其声称中国于仙宾礁进行填海造陆事项,声称菲方已加以阻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菲方说法进行驳斥,指出菲方在散布谣言混淆视听。

中方在南海航运主航道范围,有系列可以进行扩建的岛礁,用以增强中方的军事、执法、民事投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相关前沿区域进行基建的性价比并不突出,在南海构建中国进行有效力量投射的梯次性阵地,是更为主要的事项。美菲进行动作,中国对黄岩岛实施封锁的同时,中方在黄岩岛的部署性质发生转变。央视发布黄岩岛的航拍照片,中国海警在黄岩岛进行常态化搜救演练。常态化一词,表明中方海上行动的例行化进行,中方在黄岩岛海域的执法频率、强度在提升。

同时,中国在南海保持克制的背景,是不宜因南海问题引发中方经济建设、聚焦发展的整体轨迹偏离。发生偏离这一点,恐怕是美方乐于见到的。从菲律宾视角看,菲方一再提高南海问题调门,吸引其国内人力、资源聚集,在使菲方逐步丧失相对缓和的发展环境。中国对菲方的底层反击,是顺应菲方生事意愿、助推菲方从发展这一应循主线上偏离,成全菲方因本末倒置引发衰落与向心力裂解的后果。在南海这场零和博弈中,菲方要承担的成本是长期、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