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即位时虽有着毫无争议的正统名分,却没有多少嫡系的军事力量。他一个光杆司令,如何在重建军队的同时完成削藩、重新建立起“以文制武”制度?赵构杀害岳飞一事令他遗臭万年,但少有人注意赵构所拥有的高超帝王术,甚至岳飞之死本身,也是其帝王术冷酷无情一面的最好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赵构

“中兴四将”

逐步以新换旧

宋高宗即位初年,多次被金打得一败涂地,然而最终稳住阵脚,有了和金南北对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岳飞四位将领被后世誉为“中兴四将”。

“中兴四将”中资格最老的是刘光世。作为将门世家,刘光世和父兄一道,早在北宋末年就以高级将领的身份持续活跃在对西夏和辽作战的前线。刘光世还是向太后的姻亲,娶了她的女儿(一说侄女)。这样一个朝廷未必镇得住的资深将领,手下又是各路收编来的杂牌,赵构及其属下文臣怎么会放心?

赵构即位后,开始从有战功且政治可靠的中层军官中提拔嫡系。在一部分军人发起的“苗刘兵变”中,韩世忠的妻子梁氏身在宫内,得到太后授意第一时间联系韩世忠。韩世忠在勤王过程中冲锋在前,堪称平叛的绝对主力,夫妻两人为平叛立下功勋。张俊则是第一个带兵勤王、讨伐叛军的武将。这两人政治上的可靠表现,都让赵构颇为信赖。

“苗刘兵变”后约半年,完颜宗弼渡过长江后横冲直撞、赵构逃入大海的那场战争中,张俊带着杨沂中等同僚在明州(今宁波)阻击了强弩之末的金军。从战略上看,明州之战是宋军的一次重大胜利:张俊在双方人数相等的情况下,两次成功挫败金军的进攻,终止了金军用少数人马就能横冲直撞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掩护赵构转移的任务,并全身而退。

这次南侵满载掠夺来的财富和人口准备返回的金军,在完颜宗弼统帅下准备从镇江一带渡江北返,结果到焦山(今镇江焦山风景区)时,发现韩世忠已经带领八千士兵在长江江面严阵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韩世忠

宋军船队控制了长江,金军虽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优势,在水上却相当吃亏。金军在激战之后被打败,战死、淹死数百人,还出现了临阵投降的将领。

遗憾的是,韩世忠这次作战先胜后败。连续作战一个多月后,金军得到扬州一带的大批生力军支援。这种情况下,宋军的失败就难免了。韩世忠军几乎全军覆没,韩世忠仅以身免。

对韩世忠而言,这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先胜后败,却是他外战事业的转折点。他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在对抗金军及其附庸伪齐的前线屡立战功。而张俊此后同样立下赫赫战功。

赵构一方面对他们的战功感到满意,另一方面又开始迅速提拔起于基层的岳飞来制衡宿将。从赵构对“中兴四将”的相继重用,不难看出其中以新人逐步制衡、取代旧人的逻辑。

无情帝王心术

“以文制武”的恢复与岳飞冤狱

在赵构看来,正因为岳飞展现出来的军事才能超过了同样是嫡系的张俊、韩世忠,才会被赵构选中作为新的嫡系来培养,制衡功劳和声望颇高的军界前辈。

虽然张俊、韩世忠、岳飞、杨沂中等将领都是赵构登基后自己提拔起来的,但在皇帝眼里,他们归根到底只是暂时利用、早晚都要抑制的武将。比起他们,更可靠的真正“自己人”,显然是以张浚、秦桧为代表的文官。

但随后罢黜刘光世这一事件,却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绍兴六年(1136)年底,南宋和占据中原的伪齐展开决战。在庐州坐镇的刘光世得知伪齐大军逼近,竟然擅自渡过长江,打算退到太平指挥。等战事结束论功行赏时,张浚站出来弹劾刘光世,上奏道:“刘光世骄惰不战,不可为大将,请罢之。”

第二年年初,张浚又弹劾刘光世沉迷酒色,对国事、对光复中原的大业都毫无兴趣,不适合继续当大将,建议罢黜,以警示其他将领。最后张浚的意见占了上风,赵构干脆给了刘光世一堆头衔,安排了荣誉闲职,剥夺其对军队的掌控。

刘光世被罢黜后,麾下五万多的军队如何改编处置成了当务之急。在和视为心腹的岳飞讨论处置刘光世军的问题时,赵构曾许诺让他去节制这支大军。但比起张浚来,赵构对岳飞的信任显然不够。时任右相的张浚提醒赵构,岳飞得到这支军队后,总兵力太多了,何况“以文制武”才是大宋传统。最后,张浚的处置方案占了上风:刘光世部将王德成为这支军队的一把手,另一位部将郦琼则成为王德的副手。张浚派出心腹吕祉进入军中,去推进他和赵构“以文制武”的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剧中的岳飞

从张浚到吕祉,这些文官毫无疑问地低估了驾驭军队的难度。吕祉觉得只要拉拢部分忠于朝廷的军官,将不安因素处理掉就行了,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一直不满被朝廷视为杂牌的这支军队,在刘光世走后,再无人能安抚军心,绝大部分人已和朝廷离心了。最后的结果,反而是本部只有五千人的郦琼成功串联了绝大部分军人,擒杀了朝廷派来的吕祉以及张景等愿意和朝廷合作的军官,并裹挟所属军队和百姓投向伪齐。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淮西兵变。淮西兵变直接导致南宋两淮地区的防务濒临崩溃,长江下游瞬间门户洞开。如果不是此时金国内部也在连续政治斗争爆发前夜,完颜宗翰(粘罕)、完颜昌等金国第一代名将会在火并中损失大半,以致金军暂时无法南下,南宋甚至可能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而原本能得到这支军队的岳飞,对赵构的出尔反尔极为不满,一气之下不经宋高宗批准就擅自弃军辞官,去庐山为亡母守孝了。

淮西兵变导致南宋两淮局面的暂时崩溃、张浚的彻底失势和岳飞与赵构的首次反目,但赵构重新确立宋“以文制武”路线的决心不会改变,只是执行者从张浚变成了阴毒的秦桧。淮西之战结束后,赵构准备进一步收回军权。当时,军权最大的是时人称为“三宣抚司”的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位将领。

无论张俊、韩世忠还是岳飞,此时都属于赵构心中需要整肃的对象。张俊通过率先上交兵权积极配合赵构,暂时躲过了整肃,韩世忠则通过辞职告老躲过一劫。当时,岳飞部将王俊向主持军务的王贵诬告说,张宪和岳云在军中密谋兵变,王贵便将张宪抓了交给当时担任枢密使的张俊。张俊审问后把案子移交给了大理寺。虽然如此,张俊还是没有逃过赵构和秦桧的整肃。岳飞死后第二年,秦桧指使台谏官员弹劾张俊,最终张俊的枢密使职位被罢。赵构给了张俊一个清河郡王的虚衔,让他和韩世忠一样养老去了。

赵构自然是个刻薄寡恩的君主,但他在乱世中一边重组军队稳住阵脚,一边有条不紊地完成削藩,将在乱世中崛起的军头们牢牢拿捏,其帝王心术之高,可谓叹为观止。对他的许多作为,尤其是杀害岳飞的冤狱,当然应予以否定,但对比后世南明政权对文臣武将束手无策、很快被清军俘获的朱由崧,以及一个比一个惨的隆武、绍武、永历诸帝,赵构的作为虽让人不齿,但作为一名君主,显然是及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