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是有孩子的家庭相信都最不愿看到有孩子走丢的新闻,因为他们明白,那是一种身为父母难以承受的痛苦与折磨。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随着近几年DNA鉴定技术以及网络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曾经被拐卖或者是不慎走丢的孩子找到了家人,和自己的父母再次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主动寻亲的孩子来说,找到父母必然是十分激动的。但对那些并不知道自己真实身世的人来说,突然了解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心情可能就会复杂的多。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伍江便是如此。被拐32年后被寻回,但面对亲生父母要求其返回老家定居的提议,他竟表现出了抗拒。

一、32年苦寻,全县居民欢庆孩子回家

2021年4月28日,对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大部分居民来说都有一种过年般的喜悦。原因很简单,被人贩子拐走被迫远离家乡32年的伍江终于要在今天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伍江父母所居住的小区内外更是被围观的居民们挤得满满当当,大家都想见证那感人至深的相认场景。最紧张的还是伍江父母,毕竟与儿子相见的这一刻他们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而此时此刻正在赶往认亲地点的伍江,同样被汹涌的情感冲击的有些激动。也可能是有些近乡情怯,身穿西装一直表现的十分沉稳的他还是控制不住在车上流下了眼泪。

从某社交平台上不难看到,有许多当地居民从各个角度拍摄了这次声势浩大的认亲会,为这场认亲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让无法现场见证的人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伍江回家的路线上不仅有欢迎回家的横幅,还有许多自发迎接他的当地居民,而这些随手拍视频的文案无一例外都是为伍江回家感到高兴以及送出祝福。

当伍江在当地警官和寻亲志愿者的陪同下走到父母面前时,现场的气氛才真正达到了最高点,围观的居民们为这个跨越32年之久的相见欢呼、喝彩。

在周围群众“欢迎回家”的祝福声中,伍江快步的走到了32年未见的父母面前跪下,而伍江父母的父母更是立刻伸手将孩子揽进怀里,顿时一家三口已经哭成一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认亲会也在当地警方和伍江父母的细心布置下变得十分有仪式感,伍江被现场的气氛感染几度哽咽。一时之间各种情绪的上涌,让这位30多岁的男子汉有些说不出话来。

伍江母亲更是为孩子回家提前准备了一碗面条,这在当地的传统里有着团圆的寓意。伍江母亲一边小心的喂他吃面,一边轻声说:“(孩子你)吃了,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江跪在母亲身边,伴着眼泪吃完了这一碗从未尝过的妈妈的味道。看着伍江含泪吃面的样子,伍江母亲更是觉得心疼对不起孩子,她不敢想在这分离的32年里孩子有没有吃苦。

对于伍江,夫妻俩一直是愧疚的。特别是这些年家里情况一直还算不错,伍江的哥哥姐姐也都由家庭托举着有了很好的生活。每次想到不知身在何处的伍江,夫妻俩都会落下眼泪。

这次孩子回家,夫妻俩不仅“诚意满满”的准备了一场认亲会,还给伍江准备了一条金项链作为见面礼,更是把家中属于伍江的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此时,紧紧揽着孩子的伍江爸爸才敢再次小心翼翼的问出了那个问题:你愿不愿意来我们开江生活。此时的伍江不再像之前那般犹豫,终于点头同意了。

认亲之前伍江到底有什么顾虑?在这顾虑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原因呢?这一切还要从伍江刚刚被寻回时说起。

一场她不愿想起的噩梦

在电视台专门为伍江认亲拍摄的记录片中,伍江的母亲面对镜头含着眼泪再次回忆起了那段她视为噩梦的记忆。尽管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事发时的每一个细节她都还记得那么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小伍江才两岁,本身就是离不开人的,再加上生了病,母亲便将他一同带到了甘蔗摊上卖甘蔗。可就在卖甘蔗的空隙,只是一个转身的功夫,小伍江就不见了。

在孩子丢失的第一时间,所有的家人都出动找孩子。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并没有手机网络,甚至连摄像头都少见。想在城市里找一个故意被拐走的两岁孩子,难度可想而知。

伍江母亲当时只觉得天要塌了,毕竟孩子是在她的看管下丢失的,那种极度内疚的痛苦几乎要将她整个人淹没。每次只要一想起伍江乖巧的模样,她都是整夜整夜的失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丢失儿子的32年中,尽管生活在继续,但是一家人都没忘记伍江,更没放弃放弃对他的寻找,但各种途径总是无功而返。

任谁也没想到,小伍江竟被辗转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农村,而此时的他也正在想尽办法寻找自己真正的亲人,选择将自己的信息录入到了警方的数据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0年9月的一天,在志愿者的告知下伍江父母终于得到了伍江的消息。伍江父母百感交集,一边流泪一直念叨着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而另一头的伍江也知道了亲生父母的消息,虽然在DNA数据库录入个人信息时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但当这件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伍江下意识还是有些恍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伍江父母先与如今叫做刘洋河的儿子在手机上进行了沟通。很快心疼替代了重逢的喜悦,本应该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如今却被迫生活在艰苦的农村。

伍家的条件在当地算是不错,伍江的姐姐如今定居于国外,有着幸福的生活。相比较被养父母困在河北农村种地的伍江,伍家的生活条件自然是好出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忧参半,谁来填补这32年的情感空缺?

看着伍江如今的生活状况,伍江的亲生父母实在是觉得亏欠孩子,打心里就特别想通过改善物质条件来完成对孩子被迫离家32年的弥补。

在刚刚接触到伍江时,父母便曾询问他愿不愿意回到开江县定居。出乎两人意料的是,伍江对此表示了拒绝。他甚至有些强硬的表示,如果父母强求自己留下,他就不过来认亲了。

对于孩子的这种抗拒,夫妻俩尽管有些难过,但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毕竟伍江在河北那边已经生活了32年了,所有的社交圈子也都在那边,贸然的让他抛弃一切肯定是为难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对于伍江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接受自己新的身份。尽管他早早就知道自己并非河北养父母所生,但对于位于开江县这边的家人他是完全陌生的,他真的需要时间消化。

作为旁观者,我们肯定觉得伍江能找到自己家人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则有着更复杂的情绪。除了喜悦,可能还会有不少的紧张、担忧与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与父母相认以后自己的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又该如何处理与养父母一家的关系呢?尽管他们没有给过自己家的温暖,但毕竟还有养育的感情。

又比如说回归亲生家庭后,自己能够真正融入其中吗?32年不曾相处过,他们能够接纳真正自己吗?在伍江出发认亲前,这些问题可能在他的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当真正来到认亲这一刻的时候,当看到亲生父母的满含泪水的时候,刚才的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伍江心中的声音告诉他,自己现在要陪自己的父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的情感是十分难以捉摸的一件事情,而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链接则更加神奇,我们可以称之为本能,也可以说是一种血脉传承。但是只要我们来到父母身边,心灵总能得到慰藉。

可能是相信自己的孩子,所以当伍江提出不想定居在开江县的时候,伍江父母并没有强行留下孩子。也正是这份尊重,让伍江在各种信息冲击下慢慢缓和了复杂情绪。

看着一家人为迎接自己到来做出的努力,感受着父母紧紧牵着自己双手的温暖,认亲前所有的担忧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此刻的他才真正完成了从刘洋河到伍江的身份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也是所有人都期待看到了大团圆结局,孩子顺利回到家中。这个因为可恶的人贩子而破碎了32年的家庭,终于是完整无缺的了。

伍江无疑是幸运的,尽管吃苦了32年,最终还是回到了父母身边,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相信在以后的时光里,他与父母将会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

除了伍江以外,还有许多人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苦苦寻找着自己的亲人,我们祝福他们能够尽快圆梦!而对于那些导致他人家庭破碎的人贩子,则希望法律早日能够对其加以严惩!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