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为了确保能将自家能源运输且卖出去,被迫寻找起了多样化的运输路线。俄方的这一需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对外贸易渠道的扩展,但同时也间接地给了一些国家借此牟利的机会,而哈萨克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去年2月份,中俄签署了一份为期十年的协议,一致同意在未来十年内,俄方通过哈萨克斯坦的管道,向中国供应1亿吨的石油。紧接着在当年6月,俄哈两国也就此事签署议定书,对相关石油运输量以及费率进行了规定。

然而近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却表示,该国参议院已经通过了一项法案,对此前和俄方签署的那份议定书进行了修改。在变更之后,俄方运往中国的石油费用,将上涨至每吨15美元;而年运输量,则会从70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

如此一来,哈萨克斯坦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一年光是收中俄的过路费,就能赚10亿人民币,十年下来就是百亿。而对比之下,中俄两国就没那么幸运了。

作为石油输出大国,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供应占据了其国内出口的重要份额。石油过境费上调后,将直接增加俄方的运输成本,甚至影响到其最终的出口竞争力。

而对于中方而言,虽然按照通行做法,新增的过境费用理应由输油国俄罗斯来承担。但鉴于俄罗斯在全球石油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在价格谈判中的优势地位,这种成本很可能会被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即中国。这一结果,不仅会增加中国的能源进口成本,还可能间接影响到中方的整体能源安全策略。

总之,哈国此举是一石二鸟,直接触及到了中俄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萨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巴耶夫)

但值得庆幸的是,哈萨克斯坦方面突然给中俄涨过路费的举动,也给正打算建设新输气管道的中俄两国,及时提了个醒。

日前,哈萨克斯坦驻俄大使才亲口公布了一个消息,称俄方现在打算新建一条输气管道,来给中方输送天然气,并且这条管道还将过境哈萨克斯坦。之后俄媒也披露称,确实存在这一项目,并且在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增加俄罗斯天然气的销售额。

对于俄罗斯而言,新建输气管道算得上是当务之急了。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石油出口确实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上涨的趋势。据俄财政部门表示,过去四个月里,俄罗斯和石油相关的税收收入,飙升到了1.053兆卢布,而去年同期只有4970亿。

但是相比之下,天然气的出口情况,就没这么理想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表示,去年一年里亏损高达70亿美元。

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北溪二号管道被炸,导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在去年一年里几乎减了半。而另一个,是俄方虽然实施了向东转策略,试图通过加大对亚洲国家的供应来弥补欧洲方向的损失,但是却面临没有管道能用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在去年一年里给中方输送的天然气,仅有220亿立方米左右,既满足不了中方的需求,也达不到俄方的出口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哈石油管道)

所以,近段时间以来,俄方一直想要推动新管道项目的建设。但此前,其想要建设的是过境蒙古国的,但是由于蒙古国近年来实施所谓的“第三邻国”策略,同美西方走得较近,在地缘政治上,给中俄两国管道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所以俄方才选择了风险较低的哈萨克斯坦。

但如今哈萨克斯坦方面的这一举动,也给中俄两国提了个醒,在事关能源输送管道的定价谈判上,必须要持谨慎态度。

首先,中俄可以在协议中,明确规定过境费用的计算方式和调整机制,以保护投资方免受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其次,确保所有的协议都符合国际法,并且有一套透明公正的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维护双方长期合作同样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争端解决机制,最好能涵盖诸如国际仲裁这样的环节,以便在出现纠纷时提供一个权威且被广泛认可的解决途径。通过这样的机制,可以确保即使在面对分歧时,双方也能够基于事实和法律,以一个相对公平而高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和托卡耶夫)

最后,中俄两国还应当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的战略沟通,通过建立更紧密的政治与经济联系来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建立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未来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性,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总之,只有通过这些策略,中俄两国才能在较大程度上,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从而保障双方的利益和区域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