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博热搜上出现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话题:“身上的老人味或许是疾病的征兆”,这一话题迅速激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在日常交往中,当我们走进一些中老年人的居住空间,或是与他们近距离交流时,可能会察觉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特殊气味。这种气味被形容为蜡烛味、乳酪味、旧书味、油味等等,因人而异,却常常被笼统地称为“老人味”。

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感到担忧:难道年老就必然伴随着这种特殊的体味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或消除这种味道呢?

“老人味”,确实是存在的

研究显示,人体散发的气味分子中,一种名为2-壬醛的成分特别值得注意。这种物质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几乎检测不到,但在40岁以上的个体皮肤表面却明显存在。它所散发的气味类似于长久未洗、充满油腻的衣服,又或是长时间浸泡后发霉的杂草。这种独特的混合气味,很可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人味”。

除了2-壬醛,牙周病也是老年人口腔异味的常见原因。牙周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中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因素,占比高达80%至90%。

再者,许多老年人由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特定的气味,并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上有异味竟是疾病前兆,不同气味预示不同疾病!

1. 烂苹果味——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身上散发的烂苹果气味,源于他们病情恶化时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转而依赖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在这些物质被分解以提供能量的过程中,若脂肪未完全氧化,便会产生丙酮酸等化合物,类似腐烂苹果的酸味。

2. 尿臊味——慢性肾病

在肾病重症病房中,一种强烈的尿臊味常常弥漫在空气中。这种特殊的气味,通常预示着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除体内的废物,导致代谢物在体内积累。特别是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如果他们的病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那么这种尿臊味往往会变得更为浓烈。

3. 酸臭味——消化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常常会表现为酸臭味。口腔是身体最容易散发出异味的地方,这一点大家都有所体会。当出现消化不良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口中发酸或发苦,伴随着一股酸臭味,但这种味道通常很快就会消散。然而,如果口腔持续散发出酸臭味,这可能意味着消化系统存在慢性疾病。不过,这些异味通常会随着消化系统问题的改善而逐渐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腐败味——上呼吸道疾病

腐败味道可能是上呼吸道疾病的信号。这类疾病,如鼻窦炎、咽喉炎和扁桃体炎,往往伴随着特定的气味。这是因为患者在炎症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黏液,这些黏液富含蛋白质。这些黏液部分可能会粘附在舌根或口咽部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腐败作用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怎样帮老人去除“老人味”?

1.勤洗澡 勤换衣服

如果因年龄或健康状况导致身体自然产生的异味无法完全消除,建议采取更频繁的洗浴和更换衣物的措施,以防止体味和衣物上的气味逐渐加重。

此外,对于老年人居住的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引入新鲜空气,提升居住环境的清新程度,还有助于减少室内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对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2.饮食清淡

老年人应该尽量保持饮食清淡,因为过多摄入肉类食物会增加体内脂肪酸的含量。当这些脂肪酸被氧化后,会进一步加重老年人特有的体味,通常被称为“老人味”。

因此,为了减轻这种体味,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增加清淡食物的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低盐饮食

老年人在用餐时应特别留意控制盐分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盐分可能导致体内代谢失衡,同时还有可能引发所谓的“老人味”。

4.低糖饮食

老年人应当特别关注饮食中的糖分含量,保持低糖饮食习惯。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人体代谢速度减缓,而代谢缓慢则可能引发所谓的“老人味”。因此,为了维持身体健康和避免不必要的体味问题,老年人应当谨慎控制糖分的摄入。